[发明专利]基于一步单组分水热合成氮掺杂碳量子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8357.5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7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徐明瀚;刘芸;苏言杰;张亚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C01B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一步 组分 合成 掺杂 量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热合成氮掺杂碳量子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2004年,XiaoyouXu等人首次在纯化电弧放电法合成多壁碳纳米管的产物中,得到了发荧光的碳量子点(J.Am.Chem.Soc.2004,126,12736-12737.),这一发现开启了碳量子点研究的热潮。
碳量子点由于尺度都在1~10nm之间,具有量子限域效应和边界效应,可以使其发出各种颜色的荧光。此外,碳量子点具有水溶性好、量子效率高、荧光强度强、易进行表面修饰、生物毒性低等优点,因此可广泛应用在细胞/组织标记、药物载体、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等领域。
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两大类。自上而下法合成的原料来源种类少,需要用强酸来切割使其成为纳米尺度的小颗粒;而自下而上方法的原料来源广泛,可来自各种有机或者无机化合物,给合成大小可控、性质迥异的碳量子点提供了材料基础。文献中报道的合成氮掺杂碳量子点的自下而上方法主要有:柠檬酸和乙醇胺的热解(J.Am.Chem.Soc.2012,134,747-750.)、盐酸甜菜碱和三羟甲基甲胺(Tris)的碳化(Chem.Mater.2012,24,6-8.)、柠檬酸和支链聚乙烯亚胺(BPEI)的碳化(Carbon2012,50,2810-2815.)、柠檬酸钠和碳酸氢钠水热法(Carbon2013,52,583-589.)。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同时提供碳源和氮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一步单组分水热合成氮掺杂碳量子点的方法。
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柠檬酸铵溶解于水中,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在140~220℃下保温4~48小时,冷却至室温,利用硅胶色谱柱分离产物,得到氮掺杂碳量子点。
基于一步单组分水热合成氮掺杂碳量子点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柠檬酸铵溶于水中,柠檬酸铵完全溶解,形成溶液;
步骤2,将所述溶液装入水热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再冷却至室温;
步骤3,将反应后的溶液,先旋转蒸发至少量液体,再转移至硅胶色谱柱上,进行洗脱,得到亮蓝色(发射波长440nm)的氮掺杂碳量子点。
所述步骤1中柠檬酸铵的用量为0.5~8g;水的量为15~40mL。所述步骤2中的水热反应釜容积为50mL;水热反应温度范围是140~220℃;水热反应保温4~48小时;保温时间段为从温度升到反应温度时开始计时;冷却采用自然冷却。所述步骤3中少量液体体积为3~5mL,硅胶色谱柱的高度为层析柱的1/3~2/3;洗脱液是选用二氯甲烷和甲醇以体积比2:1~1:1混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柠檬酸铵为原料,一步水热合成出高荧光亮度的氮掺杂碳量子点。使用单一原料,原料价格便宜,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可大量生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实例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提供这些说明的目的仅在于帮助解释本发明,不应当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水热反应釜的实物图;
图2为氮掺杂碳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内嵌图为氮掺杂碳量子点在可见光下和紫外灯下的照片;
图3为氮掺杂碳量子点的AFM图;
图4为氮掺杂碳量子点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1,将5g柠檬酸铵溶于25mL的水中,柠檬酸铵完全溶解,形成均一溶液;
步骤2,将反应液装入50mL的水热反应釜中,在160℃下保温6小时,再冷却至室温;
步骤3,将反应后的溶液,先旋转蒸发至少量液体,再转移至硅胶色谱柱上,进行洗脱,得到亮蓝色的氮掺杂碳量子点。
实施例2
步骤1,将2g柠檬酸铵溶于25mL的水中,柠檬酸铵完全溶解,形成均一溶液;
步骤2,将反应液装入50mL的水热反应釜中,在160℃下保温6小时,再冷却至室温;
步骤3,将反应后的溶液,先旋转蒸发至少量液体,再转移至硅胶色谱柱上,进行洗脱,得到亮蓝色的氮掺杂碳量子点。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