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叶片的钝化液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8203.6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3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潘增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杨市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46 | 分类号: | C23C2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叶片 钝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叶片的钝化液。
背景技术
汽轮机叶片主要由马氏体不锈钢制造,这类钢由于淬透性高、含碳量较高等特性,其耐腐蚀性不强,因此经过机械加工处理后的工件必须做防锈处理,才能有效防止生锈,现在常采用的防锈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传统的方法涂防锈油对零件表面进行物理封闭,利用油膜隔离金属与空气中的氧达到抗腐蚀的作用,防锈油一般都具有较好的防锈能力。但其存在的缺陷是:通常都能用目视与手感觉到它的存在。无法完整的保持零件的外观及尺寸精度,而且我们知道多数防锈油通常都含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中多为有毒易燃物,这是勿庸置疑的。因此防锈油所具有的这些特性限制了其无法大范围推广应用、并且会随着人们对零件高精度、高附加值等需求以及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而不断萎缩;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形成化学转化膜的方式来保护其表面,而获得耐蚀性化学转化膜的技术主要有钝化(即铬酸盐处理)和磷化等。其中铬酸盐处理形成铬与金属的氧化物混合膜层。膜层中的铬主要以三价铬Cr3+与六价铬Cr6+的形成存在。三价铬是骨架,而六价铬有自修复作用,因此耐蚀性能很高。由于铬酸盐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广泛应用。对奥氏体不锈钢钝化的技术研究较多,汪轩义等(专利号ZL00109334.7)发明了不锈钢表面钝化成膜技术;唐亚陆、汪文兵表面处理技术Vol.37No.52008年10月P68~70,提出不锈钢柠檬酸钝化工艺;陈时宗不锈钢酸洗钝化剂(专利申请号03141908.9);诸震鸣不锈钢钝化工艺,电镀与环保Vol.17No.5SEP.1997P28~29等从化学钝化到电化学钝化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然而由于马氏体不锈钢其金相组织为多相组织,其本身的可钝化性较差.因此对于马氏体不锈钢钝化工艺的研究也较少,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现有技术中,马氏体不锈钢钝化处理方法是采用硝酸基,铬酸盐等钝化方法。龚良政发明的一种马氏体不锈钢钝化工艺,专利号02122917.1该工艺采用硝酸和重铬酸钠为主要组份,在钝化温度25~70度,钝化时间10~180分钟;Deepak K.Verma Metal finshing Vol.86No.21988P85~93报道了一种硝酸基钝化工艺其特征采用45~55%的硝酸,添加4~6QZ/gal的重铬酸钠,对马氏体不锈钢进行钝化处理.由于这些方法使用的是硝酸和铬酸,环境污染大,毒性也大,受到环保部门的严格限制,通过此工艺处理的零件,由于采用的是以硝酸为主要组份进行钝化,形成的零件钝化膜较薄,性能不稳定等缺陷。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2004.6P209~210介绍了一种不锈钢碱性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用氢氧化钠、磷酸钠和亚硝酸钠组成的钝化液,在温度100~110度条件下对零件进行处理。其存在的缺陷是使用的亚硝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对人的身体危害很大,工人操作时还须带上防毒面具,环保部门也是不许可的。由于高温操作环境污染大、能耗高,虽然经过处理的零件抗腐蚀能力有所提高,但不锈钢表面的抛光色泽大大降低、甚至十分容易变色,工艺不易掌握。
综合上述情况,到目前为止虽然对马氏体不锈钢的钝化有一定的研究,但仍没有一种即环保、耐蚀性极强、又能保护零件光泽不受破坏的钝化液能够适用于马氏体不锈钢,特别是汽轮机叶片的钝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轮机叶片的钝化液,该钝化液中不含重铬酸盐和亚硝酸盐,并且采用该钝化液钝化后保护零件原有光泽不受破坏,且耐腐蚀性能优异,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轮机叶片的钝化液,该钝化液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草酸10-14%,酒石酸13-17%,硝酸锌2.5-3.5%,碳酸氢钠3-5%,曼尼氏碱3-5%,喹啉季胺盐2-4%,乌洛托品1-2%,硫脲0.5-1.5%,余量为水。
优选,该钝化液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草酸11-13%,酒石酸14-16%,硝酸锌2.8-3.2%,碳酸氢钠3.5-4.5%,曼尼氏碱3.5-4.5%,喹啉季胺盐2.5-3.5%,乌洛托品1.3-1.7%,硫脲0.8-1.2%,余量为水。
最优选,该钝化液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草酸12%,酒石酸15%,硝酸锌3.0%,碳酸氢钠4%,曼尼氏碱4%,喹啉季胺盐3%,乌洛托品1.5%,硫脲1.0%,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杨市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杨市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