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树植物主要害虫桐花毛颚小卷蛾的生物防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58147.6 申请日: 2013-06-26
公开(公告)号: CN103283540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发明(设计)人: 邓艳;李德伟;常明山;蒋学建;赵程劼;吴耀军;黄华艳;秦元丽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13/00 分类号: A01G13/00;A01K67/033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代理人: 邹超贤
地址: 530002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红树 植物 主要 害虫 桐花毛颚小卷蛾 生物防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保护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树植物桐花毛颚小卷蛾的生物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是当今海岸湿地生态唯一的木本植物,具有造陆、护岸、护堤等功能,并能有效净化海水,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具有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温家宝总理2008年10月在考察广西沿海时就明确指出了保护红树林的重大意义。

红树林虫害是制约红树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004年5月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发生了40年来最严重的病虫害,一周之内40hm2白骨壤迅速变黄枯萎,受灾面积扩大至106hm2,并且灾情严重,受灾的白骨壤由叶片变黄发展到枯萎。当时引起各级科研机构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对加强红树林防护体系建设作出重要批示。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和人为对红树林破坏,致使害虫天敌种类与数量以及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造成近年来红树林害虫的频繁暴发,如毛颚小卷蛾、广州小斑螟、迹斑绿刺蛾、绿黄枯叶蛾、木麻黄枯叶蛾、白囊袋蛾及荔枝茸毒蛾等均曾在广西局部区域暴发成灾。而红树林生态系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不仅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还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和繁殖场所,此外,红树林沿边还有大量鱼塘、虾塘,这些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在防治害虫时必须避免使用高毒的化学农药;另外,由于红树林生长在海岸潮间带,防治人员很难深入红树林内部开展化学药物喷施作业,也给传统的虫害防治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是红树林植物桐花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吐丝将叶片不规则地粘结在一起,并潜在中间取食叶肉危害桐花树的叶片,致使叶片逐渐干枯脱落,虽不致整株枯死,但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结果和观赏价值。对于毛颚小卷蛾的防治前人做过不少的研究,但由于桐花树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不宜使用化学农药,操作起来也十分困难且防治效果受潮水的影响而不理想,因此,在强调保护环境、提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的当今,研究利用方便可行的生物防治方法防治已是必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持续控制毛颚小卷蛾对桐花树的危害,提供一种天然无污染、操作方便、高效环保的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红树植物主要害虫桐花毛颚小卷蛾的方法;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螟黄赤眼蜂繁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树植物主要害虫桐花毛颚小卷蛾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甘蔗地里收集螟黄赤眼蜂作为蜂种,在室内以米蛾卵作为中间寄主进行繁育,在林间释放蜂卡,防治红树植物主要害虫桐花毛颚小卷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米蛾卵生产:在塑料筐中铺一层饲料,在饲料上均匀洒上米蛾种卵,在卵上再覆盖一层饲料,卵孵化后每两天视取食量加入饲料直至幼虫化蛹,蛹羽化后收集成虫置于产卵笼中产卵,每天收集产卵笼上的卵,在紫光灯下照射30分种杀死米蛾胚胎,然后作好标记放入4℃的冰箱中保存,制成接种卵卡,备用; 

 (2) 采集蜂种:在甘蔗地里采集被螟黄赤眼蜂寄生的螟蛾卵或用米蛾卵卡在田间诱集赤眼蜂产卵回室内用瓶子收集螟黄赤眼蜂作为蜂种,在收集蜂种的瓶子中接入米蛾卵卡繁育成种繁殖蜂卡,备用;

(3)接蜂繁育:在室内将米蛾卵卡平铺在繁蜂箱的格板上,按繁殖种蜂卡和接种卵卡比为1:10均匀接蜂,接种时间为24-48小时,将接蜂后的接种卵卡转入繁蜂室繁育后,成为螟黄赤眼蜂蜂卡,备用;

(4)林间放蜂:

①放蜂时间:每年4月中旬,第一次放蜂时间为第一代毛颚小卷蛾成虫产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时间为第一次放峰后的3-5天;

②放蜂量:按每公顷每次释放螟黄赤眼蜂≥20万头,分为两批释放,每批释放量为总量的1/2;

③放蜂方法:按每公顷设置≥30个释放螟黄赤眼蜂蜂卡点,在离林边的≤9米处设置第1个释放点,每相隔15-20米设置1个释放点,将4张即将羽化出蜂的螟黄赤眼蜂蜂卡固定在2-3m高的竹签上方,在每个释放点上插1支带蜂卡的竹签,在涨潮时乘船释放或在退潮后步入林间释放。

以上所述的饲养筐为塑料筐,筐体长为70cm,宽为50cm,高为10cm;米蛾卵生产所用的饲料为70%麦麸和30%的玉米粉。

以上所述的接蜂繁育中的繁育箱为木质柜子,柜子设置有10层可推拉的隔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