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瓦斯抽采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7873.6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周言安;高艳忠;魏永平;王满;李卫东;翟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斯 抽采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瓦斯抽采管。
背景技术
两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是适合无煤柱开采技术要求的预防和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最有效的通风方式。在Y型通风方式中,采用沿空留巷(Gob-side Entry Retaining)技术。
沿空留巷中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上一区段的顺槽重新支护留给下一个区段使用。沿空留巷可以最大限度回收资源,避免煤体损失。在沿空留巷技术中,为了替代传统手工充填充填墙效率比较慢的问题,一般采用沿空留巷支模进行快速自动充填。
在沿空留巷的充填墙里一般埋有瓦斯抽采管,用于抽采采空区中的瓦斯。但是目前传统手工充填充填墙使用的瓦斯抽采管无法在沿空留巷支模上使用,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适用于沿空留巷支模的新的瓦斯抽采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瓦斯抽采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手工充填充填墙使用的瓦斯抽采管无法在沿空留巷支模上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瓦斯抽采管,包括至少一组抽采管路,每组抽采管路包括焊管、接头、软管、以及蝶阀;
所述焊管用于设置在充填墙内且端部固定在所述充填墙的支模上,所述焊管一端与位于沿空留巷外侧的所述支模的外侧墙面平齐,所述焊管另一端与所述接头一端连接;
所述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蝶阀一端连接;
所述蝶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中带有螺盘的一端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抽采主管连通。
如上所述的瓦斯抽采管,优选的是,所述焊管垂直于所述支模墙面,所述焊管长度小于所述支模墙面厚度,所述接头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模内部,另一端伸出于所述支模。
如上所述的瓦斯抽采管,优选的是,所述接头上开设有瓦斯浓度测量嘴,且所述瓦斯浓度测量嘴位于所述沿空留巷内侧的所述支模的内侧墙面外部。
如上所述的瓦斯抽采管,优选的是,所述焊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盘,所述螺盘内固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与所述接头一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瓦斯抽采管,优选的是,所述抽采管路的数量为两组或多组且彼此间隔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瓦斯抽采管,以解决目前传统手工充填充填墙使用的瓦斯抽采管无法在沿空留巷支模上使用的问题,实现在Y型通风方式沿空留巷技术中采用的沿空留巷支模上对瓦斯抽采管进行埋管,以使对采空区的瓦斯进行抽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瓦斯抽采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瓦斯抽采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瓦斯抽采管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抽采管路; 2:焊管; 3:接头;
4:蝶阀; 5:软管; 6:抽采主管;
7:支模; 8:瓦斯浓度测量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瓦斯抽采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瓦斯抽采管包括:
至少一组抽采管路1,每组抽采管路1包括焊管2、接头3、软管5、以及蝶阀4。
所述焊管2用于设置在充填墙内且端部固定在所述充填墙的支模7上,所述焊管2一端与位于沿空留巷外侧的所述支模7的外侧墙面平齐,所述焊管2另一端与所述接头3一端连接。
所述接头3的另一端与所述蝶阀4一端连接。
所述蝶阀4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5一端连接,所述软管5的另一端用于与抽采主管6连通。
具体使用本实施例瓦斯抽采管时,使用支模7充填充填墙之前,先把焊管2,牢牢的固定在充填墙的支模7内,以保证在充填时,焊管2的管体不会移动或掉落;焊管2的两端分别用软性材料密封,比如用废旧的风筒布捆扎严实,以保证充填料不会渗透到焊管2内部;待充填完成后,取走支模7,用专用刀片,将焊管2两端中的软性材料割掉,比如割掉捆扎在端口的风筒布;在支模7位于沿空留巷内侧的焊管2上连接一个接头3,用螺杆拧紧在接头3的另一端装上蝶阀4,再与软管5中带有螺盘的一端相连接;软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抽采主管6上,通过蝶阀4,控制抽采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瓦斯抽采管适用于Y型通风方式沿空留巷中采用的支模上。
较佳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焊管2垂直于所述支模7墙面,焊管2长度小于所述支模7墙面厚度,接头3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模7内部,另一端伸出于所述支模7。这样,使得焊管2的长度最小,节省成本,同时因焊管2长度小于所述支模7墙面厚度,使得接头3一端设置于支模7内部,有利于对接头3的位置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78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
- 下一篇:具有工业油污降解功能的菌种、培养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