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蒿大棚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56786.9 申请日: 2013-06-26
公开(公告)号: CN103348849A 公开(公告)日: 2013-10-16
发明(设计)人: 张江红 申请(专利权)人: 镇江市丹徒区世青蔬菜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代理人: 夏哲华
地址: 212115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芦蒿 大棚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芦蒿大棚栽培方法,属于蔬菜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芦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嫩茎叶可凉拌、炒食。根状茎可腌渍。常生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以及荒地等。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河南、黑龙江、江西、河北、陕西、山东、广东、山西、湖北、云南、江苏、内蒙古、甘肃、四川、辽宁、安徽、贵州、吉林等地。然而现有的芦蒿,由于栽培方法不合理,产出的芦蒿产量低,品质差,口感不好,营养价值也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品质好、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芦蒿大棚栽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芦蒿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合适的栽培田块:

种植芦蒿的田块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的田块,以潮湿、肥沃的砂壤土为佳;

B、整地施足基肥: 

种植前一个月进行整地,结合整地每亩分层施入腐熟厩肥3500-4000公斤、复合肥120-140公斤,然后做成长30~60米、宽4米的平畦;

C、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大棚早熟高产栽培的优良品种棗大叶青秆蒿; 

D、适时定植:

定植时间为6-7月,将株高55-65厘米半木质化的芦蒿茎秆从基部近地面割下,去掉顶端的嫩梢,在畦面上按行距30~40厘米开沟,沟深3-5厘米,然后按株距20-25厘米沿沟依次把茎秆相连平铺入沟中,覆土后使茎秆有3-5节露出地面,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每亩种植密度为1万株左右;

E、露地生长期管理:

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对芦蒿进行打顶摘心,控制生殖生长,促使芦蒿地上部分的大量养分向根状茎集中积累,为棚栽芦蒿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F、及时搭棚覆盖:     初霜后及时割除芦蒿地上部分,并清除田间杂草枯叶,在大棚盖膜之前,结合中耕松土,每亩施尿素35-45公斤,并浇一次透水,在11月初采用竹架大棚或竹架大棚加地膜浮面覆盖,12月中旬即可上市; 

G、激素处理 :     芦蒿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对植株喷洒赤霉素,激素处理方法是:按每克赤霉素对水10-11公斤的比例配成80ppm水溶液,每亩需用2-3克赤霉素;在芦蒿上市前一星期苗高5~10厘米时,用配好的赤霉素水溶液均匀喷洒在植株叶面上即可;

H、适时采收:     当芦蒿株高15~20厘米时,用利刀在芦蒿基部平地面割下,摘除叶片后即可上市,根据需要分两次采收。

所述露地生长期管理步骤中用蚜虱净或蚜青灵防治,叶霉病、锈病可用多菌灵或粉锈宁防治病虫害。

所述搭棚覆盖步骤中分期分批进行盖膜,覆盖大棚的薄膜选用0.08~0.1毫米厚度的聚乙烯长寿无滴防老化膜,大棚一般宽4~4.5米,长30~60米,大棚盖膜后的田间管理以温度管理为主:晴天,白天棚内气温控制在17~23℃,超过25℃,应在背风处适当通风;阴雨天,棚内温度控制在12~16℃;夜间气温低于10℃时要在芦蒿上用地膜浮面覆盖,气温低于0℃时大棚上要加盖草帘保温。

所述适时采收步骤中第一茬采收后,立即清除杂草、枯叶,并每亩追施7~12公斤尿素,再覆盖薄膜,以后管理同第一茬;这样再经30天左右,第二茬即可采收上市。

采用本发明的芦蒿大棚栽培方法,由于选择了合适的播种时期,同时管理方法妥善适当、科学,因此使其栽培方法科学合理,不但使其产量很高,产出的品质也很好,口感好,满足了人们对芦蒿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芦蒿大棚栽培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芦蒿大棚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合适的栽培田块:

种植芦蒿的田块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的田块,以潮湿、肥沃的砂壤土为佳;

B、整地施足基肥: 

种植前一个月进行整地,结合整地每亩分层施入腐熟厩肥3500-4000公斤、复合肥120-140公斤,然后做成长30~60米、宽4米的平畦;

C、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大棚早熟高产栽培的优良品种棗大叶青秆蒿; 

D、适时定植:

定植时间为6-7月,将株高55-65厘米半木质化的芦蒿茎秆从基部近地面割下,去掉顶端的嫩梢,在畦面上按行距30~40厘米开沟,沟深3-5厘米,然后按株距20-25厘米沿沟依次把茎秆相连平铺入沟中,覆土后使茎秆有3-5节露出地面,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每亩种植密度为1万株左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丹徒区世青蔬菜专业合作社,未经镇江市丹徒区世青蔬菜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6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