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耸建筑物外凸构筑物步进式滑升安装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6546.9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谢木才;李静;刘永东;张立川;朱春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耸 建筑 物外 构筑物 步进 式滑升 安装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高耸建筑物外凸构筑物步进式滑升安装施工方法,适用于直型建筑物有外凸构筑物的工业与公共建筑工程的施工。
背景技术
建筑物造型的越来越多样化,建筑物外有独立外凸物的情况很多。一般外凸构筑物的施工均采用先制作,然后使用吊车安装的方法。
本施工方法提供一种全新的施工理念,不要大型吊装设备,采用简单的型钢、千斤顶、和电脑控制设备即可完成安装施工;此施工方法操作简单,节省大型吊装设备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在高度较高和外凸构筑物重量较大的建筑物施工中应用此施工方法,效果尤为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耸建筑物外凸构筑物步进式滑升安装施工方法,高耸建筑物施工完毕,然后采用工字钢、千斤顶、控制系统等组成的滑升系统,将外凸构筑物滑升至设计标高。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首先施工高耸建筑物1和外凸构筑物2,然后进行外凸构筑物2的安装;
2)高耸建筑物1施工完毕,在高耸建筑物1外侧设置滑升装置,利用滑升装置将外凸构筑物2滑升至设计标高;
3)高耸建筑物1施工完毕,自地面至外凸构筑物2设计底标高处通长设置多根工字钢3;工字钢3上垂直间隔一个千斤顶4行程设一个销子5;每根工字钢3上设一个千斤顶4,千斤顶4用销子5固定在工字钢3上;相邻的千斤顶4分别与控制系统A6和控制系统B7相连;
4)滑升时,与控制系统A6相连的千斤顶4用销子5和工字钢3固定,控制系统A6启动,千斤顶4推动外凸构筑物2向上滑升;控制系统B7控制的千斤顶4附着在外凸构筑物2上,随外凸构筑物2上升;外凸构筑物2上升到一个千斤顶4的行程后,将附着在外凸构筑物2上的千斤顶4用销子5与工字钢3固定,打开推动外凸构筑物2向上滑升的千斤顶4;启动与控制系统B7相连的千斤顶4推动外凸构筑物2向上滑升;控制系统A6控制的千斤顶4附着在外凸构筑物2上,随外凸构筑物2上升;依次操作,将外凸构筑物2滑升至设计标高。
5)外凸构筑物滑升至设计标高后,固定好外凸构筑物,拆除滑升系统。
所述的滑升装置由工字钢3、千斤顶4、销子5、控制系统A6、控制系统B7构成。
在步骤3)中,控制系统A6、控制系统B7均是由电脑数据控制设备、数据线、液压机、液压管构成。
在步骤3)中,控制系统A6、控制系统B7均采用多媒体技术,对滑升全过程进行监控,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保证了滑升的安全。
在步骤3)中,工字钢3竖直间距一个千斤顶4行程设置一个销子5,对千斤顶4进行固定。
在步骤3)、4)中,滑升装置中千斤顶4分别由控制系统A6、控制系统B7两套系统控制。
在步骤4)中,滑升装置中控制系统A6、控制系统B7交叉启动。
在步骤4)中,滑升装置中千斤顶的滑升过程为步进式的行进方式。
在步骤4)中,滑升过程中多个液压机同时滑升,并且具有单点控制调整的功能,保证了滑升的稳定、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建筑物造型越来越多样化,建筑物外侧有外凸构筑物的情况越来越多。本发明的滑升施工方法与传统的吊车安装施工方法相比,,采用简单的型钢、千斤顶、电脑控制设备等普通方法即可完成高空、大型构筑物的施工,不使用大型吊装,节约施工成本;减少了大量的高空作业,减少安全隐患,降低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高耸建筑物外凸构筑物滑升立面图。其中,高耸建筑物1、外凸构筑物2、工字钢3、千斤顶4、销子5、控制系统A 6、控制系统B 7。
图2为高耸建筑物外凸构筑物滑升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首先施工高耸建筑物1和外凸构筑物2。
(2)高耸建筑物1施工完毕,自地面至外凸构筑物2设计底标高处通长设置多根工字钢3。工字钢3上垂直间隔一个千斤顶4行程设一个销子5。每根工字钢3上设一个千斤顶4,千斤顶4用销子5固定在工字钢3上。相邻的千斤顶4分别与控制系统A6和控制系统B7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6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变压器防窃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线芯标识印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