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凸形笼状采空区封闭吸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6485.6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来;邵永珍;张光晨;刘艳晓;岳霆;张瑜鹏;胡伟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17/103 | 分类号: | E21F17/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形笼状 采空区 封闭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凸形笼状采空区封闭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钢网焊接形成的“凸”形体笼状框架(5),用块石(4)填充而成;“凸”形体笼状框架距离采空区(10)不小于20m,利用Φ8mm钢网焊接而成;“凸”形体的突出结构部分(3)朝向采空区(10)平躺,左右两侧钢筋网镶嵌在巷道环壁凹槽(6)中,前后两侧钢筋网是填充块石后焊接而成的;在紧贴该笼状框架结构前后浇筑混凝土挡水墙(1),并在朝向采空区(10)方向,巷道的右下角紧贴地面埋有橡胶排水管(8)直通采空区(10),其入水口(7)紧贴混凝土挡水墙(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形笼状采空区封闭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状框架(5)结构的钢筋网网孔密度为10cm×10cm,填充的块石(4)的最小直径尺寸不小于10cm,填充部分要存在着缝隙;所述混凝土挡水墙(1)高50cm,厚度30cm,橡胶排水管(8)直径为Φ20cm,贯通整个采空区封闭吸能结构,其入水口(7)直径30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凸形笼状采空区封闭吸能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封闭吸能结构定位:在采空区(10)塌陷带外,距离采空区不小于20m处选址,根据该封闭吸能结构的尺寸修整巷道,为铺设该结构焊接钢网做前期准备;
②巷道环壁凹槽(6)的开挖:在距离采空区(10)不小于(2L1+20)m处,沿巷道四周向着远离采空区方向开挖深为1m,宽为L1,周长为C的环壁凹槽,之后对巷道环壁凹槽进行加固,以便之后的钢筋网架的铺设焊接与固定;其中L1值的确定由公式L1=A/C而定,公式中A代表空气冲击力剪切破坏的剪切面积,L1代表巷道环壁凹槽的宽度,C代表巷道环壁凹槽周长;
③预埋橡胶排水管(8):朝向采空区(10)的方向,在巷道右下角紧贴地面埋一Φ20cm的材质为橡胶的排水管(8),端口通到采空区(10);
④笼状框架(5)的铺设钢网焊接及近采空区(10)混凝土挡水墙(1)的筑造和近采空区的入水口(7)的开挖:运送Φ8mm钢网于巷道内,朝向采空区(10)方向铺设。以网孔密度为10cm×10cm的规格先在环壁凹槽(6)内焊接固定网架,然后向采空区(10)方向铺设;在水平伸出环壁凹槽(6)宽为L1处折起网架,并在此紧贴网架筑起高50cm,厚度为30cm的挡水墙(1),使之与巷道等宽为a,并紧贴挡水墙(1)开出一直径为30cm的入水口(7),之后折回架设钢网结构;
⑤块石(4)的填充:开始从近采空区方向充填块石,块石最小直径不小于10cm,逐步往回充填,保证块石(4)充满接顶,直至填满,填充块石(4)与折回铺设钢筋网交替进行;
⑥封闭吸能结构的最后封闭:待块石(4)填充区域填满之后,利用钢筋网对该结构进行最后封闭,以保证笼状框架(5)与所填充块石(4)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接口处焊接重叠长度不小于1m,封闭吸能结构的纵剖面的周长不小于(4L1+2h+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64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