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茴香内酯G、其提取方法及其在药物制备中的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55157.4 | 申请日: | 2013-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柳继锋;张雁冰;王亚峰;毕跃峰;李慧娟;王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A61K31/365;A61P31/2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茴香 内酯 提取 方法 及其 药物 制备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化合物Henrylactone G,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乙型肝炎药物或制备辅助抗乙型肝炎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红茴香 (Illicium henryi Diels.) 为八角科 (Illiciaceae) 八角属 (Illicium) 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民间根皮入药,具有散淤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其果实常被当作八角误食引起中毒,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倍半萜和黄酮等化学成分。
前期的活性筛选发现红茴香果实的乙醇(90%)提取物具有抑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和e抗原 (HBeAg) 分泌的活性,IC50分别为2.96 mg/mL,1.96 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2.2, 1.9。为寻找活性成分,对红茴香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HBV活性筛选。研究发现一个新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红茴香内酯G (Henrylactone G)。目前未见关于Henrylactone G的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乙型肝炎药物或制备辅助抗乙型肝炎药物中的用途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HBV活性的新的化合物红茴香内酯G;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其提取方法;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其在制备抗乙型肝炎药物或制备辅助抗乙型肝炎药物中的用途。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述红茴香内酯G(Henrylactone G)结构式如下所示:
(I)。
其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红茴香(Illicium henryi Diels.)果实, 用醇类溶剂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
(2)加水悬浮后,用氯仿萃取,减压浓缩得到氯仿萃取部分;
(3)氯仿部分经硅胶柱层析, 以氯仿/甲醇梯度洗脱,TLC分析合并相同流分后得10个流分;
(4)将步骤(3)所得的第5个流分经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TLC分析合并相同流分后得到4个流分;
(5)将步骤(4)所得的第3个流分经硅胶柱反复纯化,以氯仿/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做洗脱剂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Henrylactone G)。
其制备方法优选如下步骤:
(1)阴干,粉碎的红茴香果实用质量百分比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0 L,每次2小时。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提取物;
(2)加水悬浮后,分别用氯仿 (2 L×3) 和正丁醇 (2 L×3) 萃取,减压浓缩得到氯仿萃取部分和正丁醇萃取部分;
(3) 氯仿部分用氯仿/甲醇溶解吸附于等量硅胶,在室温下挥干后经硅胶柱层析, 以氯仿/甲醇体积比 100:0,95:5,90:10,80:20,70:30)梯度洗脱,经硅胶TLC分析合并相同流分后得到10个流分;
(4)将步骤(3)所得的第5个流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85:15,75:25,60:40梯度洗脱经硅胶柱,得到4个流分;
(5)将步骤(4)所得的第3个流分经硅胶柱反复纯化,以氯仿/丙酮体积比80:20,石油醚/丙酮体积比70:30做洗脱剂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Henrylactone G)。
以式(I)所示化合物Henrylactone G为有效药用成份,或与其它药物组合,按目前各种常规的制药方法和工艺要求,与制药中可以接受的辅助和/或添加成份混合后,制成抗乙型肝炎药物或辅助抗乙型肝炎的口服型制剂、注射型制剂等药物药物。口服型制剂为片剂、丸剂、胶囊、冲剂或糖浆等;注射型制剂包括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型等。
本发明优点及创新点:通过活性筛选,确定上述化合物具有明确的体外抗乙型肝炎活性,效果显著,高效低毒,为开发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和预防药物提供了新的药物途径,而且扩大了临床用药的可选择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理解本发明,下面以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化合物Henrylactone G的制备
实验仪器与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5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