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翼机变向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4558.8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西清 |
主分类号: | B64C27/52 | 分类号: | B64C27/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翼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中的旋翼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翼机变向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飞机起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固定翼飞机滑行到一定速度后起飞,一种是直升机顶置旋翼垂直起飞,固定翼飞机要求有足够长的滑行跑道,而一般直升机一部分动力用于旋翼向上的升力,飞机向前飞行速度不够快,美国的鱼鹰V-22虽然结合两种飞机优点,既能垂直起降又有足够的飞行速度,但飞机结构复杂,操纵危险性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旋翼机变向控制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旋翼机变向控制装置,包括变向盘、操纵控线、液压顶和辅助变向控杆组成,所述变向盘上装有旋翼轴,旋翼轴顶端装有旋翼,旋翼下侧的旋翼轴上装有倾斜盘,倾斜盘下侧装有滑套,机身上装有液压顶,液压顶通过辅助变向控杆与滑套连接,变向盘中心位置装有变向盘轴,操纵控线与倾斜盘连接;
所述变向盘通过外环和内环组成,外环与内环之间通过轴副固定连接,旋翼轴穿过外环与内环,旋翼轴末端装有从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上端装有推动力轴承,内环与旋翼轴连接处装有轴承,内环外侧装有大伞齿轮,内环与外环下端装有主动伞齿轮轴活动通道,主动伞齿轮轴活动通道内装有主动伞齿轮轴,主动伞齿轮轴顶端装有主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与大伞齿轮连接,大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连接,大伞齿轮与变向盘通过变向盘轴连接并固定于机身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垂直起降,体积较小,提高了旋翼飞机起飞速度,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变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向盘,2旋翼轴,3旋翼,4倾斜盘,5滑套,6变向盘轴,7操纵控线,8机身,9液压顶,10辅助变向控杆,11轴承,12推力轴承,13从动伞齿轮,14大伞齿轮,15主动伞齿轮轴活动通道,16外环,17内环,18主动伞齿轮,19主动伞齿轮轴,20轴副。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发明一种旋翼机变向控制装置,包括变向盘1、操纵控线7、液压顶9和辅助变向控杆10组成,所述变向盘1上装有旋翼轴2,旋翼轴2顶端装有旋翼3,旋翼3下侧的旋翼轴2上装有倾斜盘4,倾斜盘4下侧装有滑套5,机身8上装有液压顶9,液压顶9通过辅助变向控杆10与滑套5连接,变向盘1中心位置装有变向盘轴6,操纵控线7与倾斜盘4连接;
所述变向盘1通过外环16和内环17组成,外环16与内环17之间通过轴副20固定连接,旋翼轴2穿过外环16与内环17,旋翼轴2末端装有从动伞齿轮13,从动伞齿轮13上端装有推动力轴承12,内环17与旋翼轴2连接处装有轴承11,内环17外侧装有大伞齿轮14,内环17与外环16下端装有主动伞齿轮轴活动通道15,主动伞齿轮轴活动通道15内装有主动伞齿轮轴19,主动伞齿轮轴19顶端装有主动伞齿轮18,主动伞齿轮18与大伞齿轮14连接,大伞齿轮14与从动伞齿轮13连接,大伞齿轮14与变向盘1通过变向盘轴6连接并固定于机身8上。
该发明一种旋翼机变向控制装置,使用时旋翼轴2通过外环16和内环17固定在变向盘1上,在内环17内有推力轴承12,推力轴承12承载旋翼3拉升飞机的拉力,通过变向盘1轴作用在机身8,在旋翼轴2的末端有从动伞齿轮13与大伞齿轮14啮合,大伞齿轮14与发动机传动来的主动伞齿轮18啮合,大伞齿轮14与变向盘轴6在同一直线上分别固定在机身8上,发动机把扭矩传给大伞齿轮14再通过从动伞齿轮13传给旋翼轴2,在保证从动伞齿轮13啮合的情况下变向盘1在旋翼轴2的带动下旋转,在旋翼轴2的上有通过滑套5连接的辅助变向控杆10与机身8连接,辅助变向控杆10由液压顶9做功实现定位,当飞机起飞时,旋翼轴2垂直地面,在旋翼3的作用下飞机向上运动,当飞机离开地面后,在辅助变向控杆10的作用下转动变向盘1,使旋翼轴2缓慢水平向前,在旋翼3的作用下飞机向前运动,控制旋翼桨叶角的倾斜盘4在旋翼3下方,操纵控线7经过变向盘轴6连接到倾斜盘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西清,未经张西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4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铸轮毂自动夹取滚动小车机构
- 下一篇:双人双力健身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