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型钙永磁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4206.2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汪南东;陈中艳;王凡;冯则坤;吴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10 | 分类号: | H01F1/10;C04B35/26;C04B35/62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铁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型钙永磁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氧体按照其特性和用途,一般分为永磁、软磁、矩磁、旋磁和压磁铁氧体等五类。
永磁铁氧体的最终磁性能,一般是由剩磁Br,内禀矫顽力HCJ来衡量。其中,高性能永磁铁氧体通常是指具有较高的剩余磁感应强度、较强的抗退磁性能以及制造成本低廉等优势的铁氧体。由于高性能永磁铁氧体具有这些优势,因而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信息、摩托车、汽车、电动工具等行业。
大量使用的传统的铁氧体材料,是具有M型磁铅石结构Sr铁氧体(SrFe12O19)和Ba铁氧体(BaFe12O19),这些铁氧体是以氧化铁和Sr或Ba的碳酸盐为原料,用粉末冶金法制造而成。其具体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氧化铁、碳酸锶或碳酸钡等原料进行混合,通过预烧,发生初步的固相反应,得到预烧料块(或料球),将其粗破碎,然后以水为介质,将其细粉碎到平均粒径为0.5~0.7μm的颗粒。在细粉碎过程中,通常加入可以控制产品晶粒生长、提高产品致密度从而改善材料磁性能的添加剂,然后,将磨好的料浆在磁场中成型,将所得的坯体烧结、磨成规定的形状,制成永磁铁氧体。
近年来,随着各种电机向轻量、小型、高效率化方向发展,对其关键材料-永磁铁氧体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磁体体积越来越小,综合磁性能更高,即要求永磁铁氧体在保持高剩磁Br的同时,也要具有更强的抗退磁能力(即材料的内禀矫顽力Hcj要求高)。而传统的M型磁铅石结构Sr铁氧体和Ba铁氧体已经满足不了这些要求。
La、La-Co、Ca-La-Co等稀土元素的掺杂取代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内禀属性,所以掺杂取代能有效提高样品磁性能。但矫顽力Hcj等对微观结构灵敏的参数 不仅与掺杂有关,而且与晶粒的微观形貌有关,对M型六角铁氧体样品晶粒形貌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粉末细化后的平均粒度及粒度分布、CaCO3和SiO2作为烧结助剂对晶粒的调控作用、烧结制度的优化等。研究发现,随着LaCo掺杂量的增加,烧结样品的矩形比(Hk/Hcj)会降低,降低的矩形比主要是因为掺杂取代后,预烧料的不完全反应和预烧料晶粒存在不同程度的掺杂取代,使晶粒尺寸存在差异,而Hcj与晶粒尺寸紧密相关,不同的尺寸的晶粒有不同的Hcj,因而抗退磁能力不同,最终导致Hk/Hcj和综合磁性能的下降。这很难通过二次工艺去弥补,因此如何保证晶粒在预烧阶段完全铁氧体化,并且晶粒均匀细小成为得到高性能产品的关键。
因此,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永磁铁氧体,以提高电机整机的性能,需大力发展永磁铁氧体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型钙永磁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M型钙永磁铁氧体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M型钙永磁铁氧体,该M型钙永磁铁氧体包括A,R,Ca,Fe和M等元素的六角型铁氧体主相,并具有以下特征的分子式:A1-x-yCaxRyFe2n-zMzO19,其中,
A为Sr或者Ba或者Sr和Ba的组合,
R为Pr、Nd或Bi中的至少一种与La的组合,
M为M为Ni和Zn中的至少一种与Co的组合;
x,y,z,n表示各主要金属元素的添加比例,
x的取值范围为0.05-0.19,
y为0.2-0.29,
z为0.10-0.24,
n为5.80-5.90。
较佳地,所述A全部为Sr。
较佳地,所述R为Pr与La的组合。
较佳地,所述R为Nd与La的组合。
较佳地,所述R为Bi与La的组合。
较佳地,所述M为Ni与Co的组合。
较佳地,所述M为Zn与Co的组合。
较佳地,所述M为Ni和Zn与Co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42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