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泡桐木加工成防腐木的工艺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54133.7 申请日: 2013-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3302707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余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 余学林
主分类号: B27K3/00 分类号: B27K3/00;B27M1/06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333100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泡桐 加工 防腐 工艺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木材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将泡桐木加工成防腐木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泡桐的材质,虽不比其他珍贵树种坚硬,但它有许多独特的优良性能。木材纹理直,结构均匀,不翘不裂,易加工。木材变形小,气干容重轻,每立方厘米只有0.25~0.36克;隔潮性能好,对保护衣物非常有利。耐腐性强,是良好的家具用材。音质好,共振性强,又是良好的乐器用材。木材不易燃烧,油漆染色良好,耐酸性强。泡桐木用途很广,用以制作家具,可做箱柜、床板、桌子、水桶等;用以制作乐器,可做琵琶、古筝、月琴、大小提琴板面等;用在建筑上,多用做椽、檩、门、窗等;用在工艺方面,可做木碗、木碟、茶盘、花瓶、屏风和半导体、电视机外壳等;还可做航空模型,各种填料,飞机、轮船内部的衬板等。泡桐材是出口商品材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是目前泡桐木长时间在水环境中易腐烂,不宜放在户外当景观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将泡桐木加工成防腐木的工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一种将泡桐木加工成防腐木的工艺方法,其步骤如下:

(1)脱色;将待处理的泡桐木放在浸泡处理池中浸泡80~105h,让泡桐木中水溶物质溶出,捞出晾干;

(2)防腐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脱色泡桐木放入含有CCA水载型防腐剂的防腐池中,并向池中加入粘合剂和渗透剂,浸泡60~90h,捞出晾干,CCA水载型防腐剂、粘合剂和渗透剂的质量比为20:2~7:3~8;

(3)表面炭化;用氧焊枪对步骤(2)得到的泡桐木的表面进行烧烤15~25s,得到一层炭化层,碳化层的厚度为0.5~2cm;

(4)表面刷漆;清理步骤(3)得到的炭化层,砂纸打磨干净,在缺陷处补上腻子膏,涂刷木蜡油漆,12~24h后再涂刷桐油漆; 

(5)烘干;将步骤(4)得到的刷过漆的泡桐木放入保温装置内2~3h,烘干后即得到防腐木。

本发明制成的防腐木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裂缝,稳定性好,防腐性好,拓宽了泡桐木的应用范围。

有益效果: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制成的防腐木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裂缝,稳定性好,防腐性好,拓宽了泡桐木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将泡桐木加工成防腐木的工艺方法,其步骤如下:

(1)脱色;将待处理的泡桐木放在浸泡处理池中浸泡80h,让泡桐木中水溶物质溶出,捞出晾干;

(2)防腐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脱色泡桐木放入含有CCA水载型防腐剂的防腐池中,并向池中加入粘合剂和渗透剂,浸泡60h,捞出晾干,CCA水载型防腐剂、粘合剂和渗透剂的质量比为20:2:3;

(3)表面炭化;用氧焊枪对步骤(2)得到的泡桐木的表面进行烧烤15~25s,得到一层炭化层,碳化层的厚度为0.5~2cm;

(4)表面刷漆;清理步骤(3)得到的炭化层,砂纸打磨干净,在缺陷处补上腻子膏,涂刷木蜡油漆,12~24h后再涂刷桐油漆; 

(5)烘干;将步骤(4)得到的刷过漆的泡桐木放入保温装置内2~3h,烘干后即得到防腐木。

实施例2

一种将泡桐木加工成防腐木的工艺方法,其步骤如下:

(1)脱色;将待处理的泡桐木放在浸泡处理池中浸泡105h,让泡桐木中水溶物质溶出,捞出晾干;

(2)防腐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脱色泡桐木放入含有CCA水载型防腐剂的防腐池中,并向池中加入粘合剂和渗透剂,浸泡90h,捞出晾干,CCA水载型防腐剂、粘合剂和渗透剂的质量比为20:7:8;

(3)表面炭化;用氧焊枪对步骤(2)得到的泡桐木的表面进行烧烤15~25s,得到一层炭化层,碳化层的厚度为0.5~2cm;

(4)表面刷漆;清理步骤(3)得到的炭化层,砂纸打磨干净,在缺陷处补上腻子膏,涂刷木蜡油漆,12~24h后再涂刷桐油漆; 

(5)烘干;将步骤(4)得到的刷过漆的泡桐木放入保温装置内2~3h,烘干后即得到防腐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学林,未经余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4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