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3573.0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溢;张嘉泰;余陈志;赖建彰;杨金田;杨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路板,其具有至少一第一通孔;
至少一镜头调整机构,包括有:
一固定基板,其设置于该电路板的一上表面或一下表面,该固定基板具有至少一第二通孔,每一第二通孔分别与每一第一通孔相对应;
至少一镜头容置座,其分别容置于该至少一第二通孔内,每一镜头容置座具有一容置槽,以提供容置一镜头,该至少一镜头容置座通过一位置调整运动改变在该至少一第二通孔内的位置;以及
至少一探针模块,其设于该固定基板的一下表面或该电路板的该下表面,且分别与每一镜头容置座相对应,每一探针模块具有多个探针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挠性环,套设于该至少一镜头容置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镜头容置座上具有一槽体,以及该挠性环套设于该槽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镜头容置座的上表面更具有至少一调整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基板设置于该电路板的该下表面;以及其中该光学检测装置更具有:
一第一螺牙,其形成于该至少一第二通孔的内壁;以及
一第二螺牙,其形成于该至少一镜头容置座的表面以与该第一螺牙相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基板设置于该电路板的该上表面;以及其中该光学检测装置更具有:
一第一螺牙,其形成于该至少一第二通孔的内壁;以及
一第二螺牙,其形成于该至少一镜头容置座的表面以与该第一螺牙相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挠性环,套设于该镜头容置座上,该至少一第二通孔的外围更形成有一凹槽,该挠性环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对应该凹槽内壁的口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挠性环,套设于该镜头容置座上,该挠性环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对应该至少一第一通孔内壁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补强板,其相对于该固定基板设置,且连接于该电路板的该上表面,该补强板具有与该至少一第二通孔以及该至少一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一第一贯孔,该光学检测装置更具有一挠性环,套设于该至少一镜头容置座上,该挠性环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对应该第一贯孔内壁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镜头容置座上环设有一斜面,其由该至少一镜头容置座的上表面向该容置槽内倾斜,以增加该至少一镜头容置座的开口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镜头容置座的上表面更具有至少一刻度或至少一指示标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有至少一光学调制元件,其通过一固定机构可拆卸式地连接于该容置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的壁面具有一第一凸部,其是提供支撑该至少一光学调制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学调制元件更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以及环接于该顶面与底面的一侧面,该底面抵靠于该第一凸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学调制元件的侧面与该容置槽的壁面为紧密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壁面上与该至少一光学调制元件的侧面间具有至少一个挟持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机构更包括有:
至少一个固定槽,其形成于该容置槽的壁面上且与该至少一光学调制元件的侧面相对应;以及
至少一个镶嵌件,其分别嵌入于该至少一个固定槽内以提供固定该光学调制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35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棒熔铸工艺
- 下一篇:铝镁法生产高钛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