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链自动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3535.5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1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高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30 | 分类号: | A44B19/3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24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拉链的拉链自动头。
【背景技术】
拉链因为其易于进行开合操作的便利性,被广泛应用于衣物、箱包等工业领域。拉链头作为拉链进行开合操作的连接部件,其作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对拉链使用场合的多样性发展,对于拉链头的功能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例如,为了防止拉链自动开合造成财物损失,就出现了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拉链头。
现有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拉链头,主要是由拉头体、帽盖、马钩和拉片组成,其中,帽盖中有一折弯弹片,该折弯弹片因为是被折弯的,所以在拉片拉动马钩向上拉动后,折弯弹片的弹性因为折弯度的减小而减弱,不易于对拉链进行开合操作,造成操作不便。并且,该折弯弹片喷漆或电镀等表面热处理后弹性也会因为折弯度的减小而减弱,而且折弯弹片存在的这种问题至今未能得到解决。此外,所述折弯弹片与所述帽盖的组装也较为繁琐,导致整个拉链头不易于组装。
专利号为“ZL 200310114203.5”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停止装置的拉链的拉链头”,它包括拉链体、拉襻、制动单元、簧片、罩、安装支柱、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第一保持部设在安装支柱的顶面上,第二保持部设置在罩的内表面上,通过第一保持部限制弹片长度方向移动且第二保持部限制弹片宽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来固定弹片的相对位置。该拉链头存在下述不足:即第一保持部需要对准插入弹片两端设置的缺口而延伸至罩的内侧壁处,罩的内侧壁需要对应该第一保持部顶端而设置凹陷,凹陷、第一保持部以及弹片缺口等的位置对应需要十分的精确,这样的拉链头生产要求较为苛刻,废品率较高;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第二保持部和弹片缺口的位置对应以及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位置对应。据上述可知,该拉链头的生产精确度要求高,生产设备的要求也高,废品率也相对较高,生产成本大。
专利号为“ZL 200720169225.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拉链头的帽盖结构”,它包括帽盖和弹片,弹片装配于该帽盖底面内凹形成的容置槽内,它是通过帽盖的侧壁上设置的限位部向内侧弯折而防止弹片脱落。该限位部在实施弯折时若定位不精确,则容易将帽盖的侧壁向内挤压而使侧壁内凹,使得帽盖变形,甚至固定住弹片使其不得动弹。另外,受该限位部的尺寸限制,弯折该限位部的铆针的尺寸较小,容易发生折断现象,影响生产进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拉链头存在的操作不便、组装繁琐等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拉链自动头。
一种拉链自动头,其特征在于,该拉链自动头包括由下至上依序设置的拉头体、拉片、马钩、直弹片和帽盖,该马钩的两端都嵌入该拉头体内,该马钩与该拉头体形成一个收容空间用来容置该拉片的端部,该帽盖的两端与该拉头体机械连接,该直弹片的两端机械连接在该帽盖的内壁上,该直弹片的中部与该马钩邻接。
进一步的,该拉头体包括顶板、底板和导向柱,该顶板和该底板平行对应设置。该导向柱用来引导的所述拉链的链牙进行结合或分离操作,其设置在该顶板和该底板之间,并与该顶板和该底板都垂直连接。
进一步的,该顶板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和设置于该顶板两侧的下凸边,所述两个下凸边都为该顶板的延伸部朝向底板方向的弯折结构,该第一凸台和该第二凸台都设置在该顶板的上表面,该第一凸台邻近该导向柱的位置设置。更为具体地,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顶面与上述直弹片底面之间分别设有间隙。
进一步的,该第一凸台包括第一固定槽和第一定位孔,该第一固定槽和该第一定位孔相邻设置,该第一定位孔设置在该第一凸台的顶部,该第一固定槽贯穿该第一凸台的顶部;该第二凸台包括第二固定槽和第二定位孔,该第二固定槽和该第二定位孔相邻设置,该第二定位孔设置在该第二凸台的顶部,该第二固定槽贯穿该第二凸台的顶部。
进一步的,该拉片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该第一开口部和该第二开口部分别设置在该拉片的两端,该第一开口部的外侧边设置在该马钩与该拉头体形成的收容空间内。
进一步的,该马钩包括折钩端、直钩端和弧形连接部,该折钩端和该直钩端分别位于该马钩的两端,该弧形连接部连接该折钩端和该直钩端。
进一步的,该直弹片用来与该帽盖机械连接,该直弹片的两端各设置两个凸耳,该直弹片每一端的两个凸耳均形成一个U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3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