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角数字全息测量空间相干性的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3079.4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万玉红;满天龙;江竹青;王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9/02 | 分类号: | G01J9/02;G03H1/12;G03H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角 数字 全息 测量 空间相干性 系统 方法 | ||
1.基于三角数字全息测量空间相干性的系统,包括依次放置的白光光源(1),会聚透镜(2),孔径光阑(3),滤波片(4),线偏振片I(5),准直透镜(6),偏振分束棱镜(7),透镜I(8),反射镜I(9)和反射镜II(10),透镜II(11),波片I(12)和波片II(13),线偏振片II(14)和图像探测器(15);其特征在于:由白光光源(1)发出的入射光依次通过汇聚透镜(2)、孔径光阑(3)、滤波片(4),线偏振片I(5),准直透镜(6),准单色平行光入射到偏振分束棱镜(7)的表面,透射光经透镜II(11),反射镜II(10)和反射镜I(9)并经过透镜I(8),逆时针传播返回和偏振分束棱镜(7)经分束棱镜(7)透射的光经波片I(12)和波片II(13),线偏振片II(14)被图像传感器(15)接收;反射光经透镜I(8),反射镜I(9)和反射镜II(10)并经过透镜II(11),顺时针传播返回偏振分束棱镜(7)经分束棱镜(7)反射的光经波片I(12)和波片II(13),线偏振片II(14)被图像传感器(15)接收,图像传感器(15)与计算机(16)进行连接。
所述光路中,孔径光阑(3)和滤波片(4)依次被装配在白光光源(1)的出射端,由孔径光阑(3)透射的光波入射到与其距离等于焦距的准直透镜(6)的前表面上,出射的准直光束与偏振分束棱镜(7)垂直。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三角数字全息测空间相干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光光源(1)为宽带扩展的非相干光源,所述会聚透镜(2)对光源成像,所述孔径光阑(3)位于会聚透镜(2)形成的光源像面附近。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三角数字全息测空间相干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光片(4)中心波长为633nm,带宽为10nm,滤波后的光源相干长度为39.4μm。
4.如权利要求2-5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基于三角数字全息测空间相干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6)到透镜I(8)的距离为两个透镜焦距之和,准直透镜(6)到透镜II(11)的距离为两个透镜焦距之和,透镜I(8)和透镜II(11)需选取焦距不同的两个透镜,如透镜I(8)焦距250mm透镜II(11)焦距150mm。图像探测器(15)到透镜I(8)和透镜II(11)的距离分别为两个透镜的焦距。
5.基于三角数字全息测空间相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三角数字全息记录非相干光源照明情形下的全息图,结合四步相移技术,对全息图进行重建,在重建像中体现光场的空间相干性;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改变或调换滤光片(4),控制滤波后的中心波长、带宽,控制光源的时间相干性;通过调整孔径光阑(3)的孔径大小,控制光源的空间相干性,以及在偏振分束棱镜分波表面产生的相干面积的尺寸,从而优选图像传感器(15)的记录位置,以便在图像传感器(15)上得到像面全息图;
2)孔径光阑位于光轴上,调整波片(12)和(13),使顺时针和逆时针传播的两束光波产生0、π/2、π、3π/2四个相移,用图像传感器(15)分别记录多幅相移全息图;
3)将图像传感器(15)采集的带有不同相移角度的的全息图在计算机(16)中进行四步相移运算,合成为一幅包含有物光波复振幅的复值全息图;
4)利用计算机提取复值全息图的振幅和位相,即反映出孔径光阑(3)在光轴上时由偏振分数棱镜(7)所产生的两束光波的空间相干性。
5)建立笛卡尔坐标使x轴平行于纸面并与附图1中所示的光线传播方向垂直,y轴垂直于纸面。使孔径光阑(3)垂直系统光轴在写入平面内或与写入平面垂直的平面内移动,重复如方权利要求(5)中所述方法的2)~4)步,采集一系列全息图,并进行再现,可获得光场在x-y二维方向上描述空间相干性的互相干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30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循环厌氧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光碟机的机芯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