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流系统中水播种子的捕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2935.4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8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栋;姜明;王铭;刘庆艳;吕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93/00 | 分类号: | A01D9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系统 中水 种子 捕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捕获河流系统中水播种子的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是植物生长繁殖的最初阶段,当种子成熟时会脱离母体进行传播、繁殖再生,种子对于植物的遗传和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种子传播动态研究对于理解生态系统主要组成之一的植物物种的繁殖再生生态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播是河流湿地物种种子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是物种繁殖再生和河流湿地恢复的重要策略手段。因此,对于河流系统中种子的水播习性的研究一直受到地理学、生物学、环境学、生态学等若干研究领域的关注。
目前是将河流系统中放置一块普通尼龙网,然后利用尼龙网来捕获水播种子。这并不能满足河流中水播种子的捕获要求。河流水播种子形态多样,既包括形态非常小的小种子(比如某些禾本科植物种子),也包括形态非常大的大种子(比如某些乔木物种种子),因此尼龙网不能实现这些种子的捕获。同时,绝大多数种子漂浮在水流表面进行传播,而河流通常具有洪水和枯水季节,因此会出现较大的水位波动。因此,制作一种能够捕获河流系统植物水播种子的高精度装置是相关领域研究和应用的迫切需求。
关于植物水播种子的捕获方法的尝试一直没有间断过,但是目前没有针对河流系统水播种子的捕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没有河流系统水播种子的捕获装置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河流系统中水播种子的捕获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河流系统中水播种子的捕获装置包括圆筒、聚酯垫布层、盖板、木桩、固定绳和两个塑料瓶,圆筒的内径为25~30cm,圆筒的长度为25~30cm,两个塑料瓶沿圆筒的长度方向对称安装在圆筒的两侧壁上,两个塑料瓶上均设置有瓶盖,塑料瓶的容积为1.5~3升,圆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聚酯垫布层,盖板盖在圆筒的一端上,盖板上加工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内径与聚酯垫布层的内径一致设置,圆筒通过固定绳系在木桩的上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河流系统中水播种子的捕获装置解决了对河流系统水播种子进行捕获的难题,操作简单有序,能够对河流系统水播种子进行长期的连续捕获;
本发明的河流系统中水播种子的捕获装置制作成本低、材料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捕获精度较高,可以应用在科研工作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河流系统中水播种子的捕获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河流系统中水播种子的捕获装置包括圆筒1、聚酯垫布层3、盖板4、木桩5、固定绳6和两个塑料瓶2,圆筒1的内径为25~30cm,圆筒1的长度L为25~30cm,两个塑料瓶2沿圆筒1的长度方向对称安装在圆筒1的两侧壁上,两个塑料瓶2上均设置有瓶盖,塑料瓶2的容积为1.5~3升,圆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聚酯垫布层3,盖板4盖在圆筒1的一端上,盖板4上加工有中心通孔4-1,中心通孔4-1的内径与聚酯垫布层3的内径一致设置,圆筒1通过固定绳6系在木桩5的上端。
使用电锯将水桶底部锯掉,在圆筒1桶身两侧分别打四个小眼,用金属丝7将两个塑料瓶2对称固定于桶身两侧,塑料瓶2相当于漂浮物,使圆筒1漂浮在水流表面上;
将聚酯垫布层3自水桶顶部放入,使聚酯垫布层3贴水桶边布满水桶,然后用金属丝7将聚酯垫布层3固定于圆筒1内壁上,然后用剪刀沿水桶口顶部外侧将聚酯垫布层3剪齐,用防水宽胶带将聚酯垫布层3固定于水桶口外侧;
盖板4上加工有中心通孔4-1,然后将桶盖固定在水桶上,可以达到固定聚酯垫布层3的作用;
将固定绳6的一端与木桩5连接固定,固定绳6的另一端与圆筒1连接固定,用铁锤将木桩5钉入河流岸边或河流横截面中不同部位,同时用粗绳将圆筒1固定,保证了圆筒1能够固定在安装位置而不随水流或在风力作用下被吹走,同时可以随水位的波动始终漂浮在水流表面;
每次种子取样时,直接将聚酯垫布层3取下,操作简单,同时将新的聚酯垫布层固定在装置中,这样不仅避免了取样时拆卸装置的麻烦,使得操作过程简单,同时可以对聚酯垫布层进行连续利用,保证河流系统水播种子的长期连续捕获。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圆筒1的内径为27cm。如此设计,保证了在漂浮的状态下最大限度的对河流水播种子进行捕获。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2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散渗析回收浆粕制造中蒸煮黑液的预处理工艺
- 下一篇:温室横向起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