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患者随访提醒周期自适应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1851.9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0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方丽英;万敏;李爽;程文帅;李会民;王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者 随访 提醒 周期 自适应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患者随访数据的随访提醒周期自适应调整方法,利用数据建模的方法来动态调整随访周期的长短,辅助医生诊疗。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学与流行病学研究中,通常需要评价随时间改变的治疗、剂量、危险因素、身体症状等自变量对随时间改变的病情、人群健康状况等的效应。这种对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点上进行重复观测得到的数据称为随访数据。随访是患者就医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访数据是医学科研项目的重要数据来源。保证患者及时随访不仅有利于定期了解患者健康情况,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保证了科研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目前,国外的随访系统发展基于理论研究方面的较多,如:KK Gnanalingham and G.T.Williams报道患者、普通医生、外科医生对随访的不同看法,Christopher N.Sciamanna等报道通过WEB、移动通讯等新技术进行口服抗凝药随访的花费情况等。另外,国外在随访系统开发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Leili Lind等使用java技术研发一种支持手机、Internet网的糖尿病患者随访系统。
国内随访系统较为普及,2004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开发基于C/S模式的恶性肿瘤患者随访系统,此系统可以与《广东省医院统计病案管理系统》软件相衔接,对随访数据进行管理与统计。广州百易公司研发的“医患沟通互动平台”,利用各种成熟、便捷的通讯联络工具,如手机、固定电话、互联网、3G手机、数字电视等,搭建丰富的医院与患者间沟通的桥梁。通过短信、电话、邮件、互联网等方式实现与患者间的互动服务。随访平台为患者与医院/医生提供了基于电话、短信及互联网的随访解决方案,便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与沟通。2007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建立随访管理系统,对肺癌患者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和管理,便于科室的随访工作更科学的开展。2010年,同济大学开发“肿瘤科双模式随访系统”,医护人员利用电话、短信平台,自动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为患者提供高效、快捷的病情跟踪等服务。北京爱生谊联公司的“爱生患者随访平台”,湖南思远科技的“亿鸿达随访系统”等也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有一定影响的随访系统。
该类随访系统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它们均为定期随访系统,随访周期固定,不能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动态地调整随访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患者随访数据的随访提醒周期自适应调整系统,利用患者的各项随访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依据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来相应地调整随访周期的长短,从而得到患者下次应到访的时间,帮助医生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辅助医生进行诊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多维纵向检测指标为输入,以生存质量评分为输出,建立变系数模型,对生存质量评分进行预测,根据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来相应调整随访周期的长短,最终输出患者下次应到访的时间。
一种患者随访提醒周期自适应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患者随访数据。
患者随访数据包括:肿瘤大小的变化情况,肿瘤转移率,理化检查指标,患者生存质量评分(Fact评分)。
步骤二,建立患者随访系统。
患者随访系统包括患者信息模块,医生信息模块,随访信息模块,随访周期自适应调整模块。数据信息储存于Oracle数据库中。其中,
患者信息模块,包括患者的编号、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与联系电话等患者的基本信息。该模块具有增加、删除、修改与查询功能。
医生信息模块,包括医生的编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等医生的基本信息。该模块具有增加、删除、修改与查询功能。
随访信息模块,包括随访数据添加模块和随访时间提醒模块。随访数据添加模块用于将人工采集到的患者的理化检查指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指标和患者生存质量评分(Fact评分)通过该模块的添加功能存储至数据库,并记录该次随访的时间,同时该模块也具有修改与查询随访数据的功能;随访时间提醒模块主要服务于医务工作者,该模块可显示本次的随访时间,下次应到访时间,当距下次应到访时间为10天以内时,开始在系统首页循环提示医生哪些患者需要近期随访并显示下次随访的时间,以及已随访的次数等信息。
随访周期自适应调整模块,根据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自适应地调整随访周期,从而得到患者下次应到访的时间。该模块的生成方法如下:
(1)定义变系数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1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