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PBM网络中的流量分配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1661.7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陆亦雄;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17 | 分类号: | H04L12/9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pbm 网络 中的 流量 分配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最短路径桥MAC-in-MAC模式(Shortest Path Bridging MAC mode,SPBM)网络中的流量分配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最短路径桥(Shortest Path Bridge,SPB)是IEEE802.1aq定义的以太网标准之一,是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的进一步延伸,旨在构建大型扁平的无阻塞二层网络,使用ISIS(Intermediate System-to-Intermediate System intra-domain routing information exchange protocol,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的域内路由信息交换协议)-SPB来共享网络中的链路状态,网络各个节点并行计算各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避免了使用STP协议带来的不稳定性和部分链路利用效率低下的不足。SPB同时配置管理简单,成本低廉,可以针对以太网在数据中心的应用。SPB集成了802.1ah的优势,可以作为城域网或者园区网骨干部署。802.1aq定义了两个SPB模式:Q-in-Q模式(SPBV)和MAC-in-MAC模式(SPBM),其中SPBM是目前的主要推荐模式。其中,SPBM模式继承了802.1ah的报文封装格式及多实例的思想,但重新定义了数据平面的转发方式和控制平面,由ISIS-SPB来学习链路状态信息,并进行全网同步,计算转发路径,如图1所示,为SPBM基本组网模型。
SPBM技术可以运用于运营商骨干网络。运营商骨干网络由运营商骨干网桥(PBB,Provider Backbone Bridge)类型的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的骨干链路组成,设备可划分为骨干网边缘网桥(BEB,Backbone Edge Bridge)、骨干网核心网桥(BCB,Backbone Core Bridge)等类型。SPBM技术在运营商骨干网络中的应用最终体现在转发上:BEB设备将来自用户网络的报文进行M-in-M封装,并转发到骨干网络中;BCB设备根据B-MAC和B-VLAN(Backbone Visual Local Area Network,骨干网虚拟局域网)转发M-in-M报文;最后报文到达目的侧的BEB设备,BEB设备将来自骨干网络的M-in-M报文进行解封装,并转发到目的侧的用户网络中。整个转发过程都是通过二层转发来实现,但又不同于普通的二层转发,因此把应用SPBM技术的网络称为大二层网络。
在现有技术中,SPBM默认支持16个ECT(Equal Cost Tree,等价路径树)算法,每个均衡算法由32位的数字标识,标识由OUI(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全球统一标识符)和索引组成。OUI表示允许不同组织实现和管理自己的ECT算法,可以将其算法提交到IEEE,或者作为私有、实验用途等。
SPBM通过分配不同I-SID(Backbone Service Instance Identifier,骨干网服务实例编号)的流量到不同的B-VLAN从而走不同的ECT树转发。SPB定义了一个开放的框架可以容纳大量的算法且实现了16种预定义的算法。SPB使用与计算方向无关的算法保证逆向路径的一致性,称为Path-ID算法。当SPF(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径优先)计算完毕发现存在多条最短等价路径时,给每个Path按大小顺序分配ID,分配原则如下:
1、将每个Path上所有桥按字典序进行排列,每一个桥的数字只是表明其位置,桥的个数越少则Path ID越小;例如{9,15,22}<{7,8,9,10,22}
2、桥数目相等时,根据Path上排列的桥的大小进行比较,桥ID越小则Path ID越小;例如{9,15,22,99}<{9,15,22,100}
对于某个SPT(Shortest Path Tree,最短路径树)集合,其ECT算法是唯一的。若干B-VLAN关联到一个ECT算法,通过LSP(Label Switched Path,标签交换路径)将该关联关系发布到SPT区中所有桥,以及在SPB-ISIS Hello中与邻居交互该关联关系。SPT区所有桥一致同意B-VLAN与ECT算法的关联关系之前不能使用该B-VLAN承载流量。允许在给B-VLAN配置新的ECT算法时导致的临时不一致,以及在B-VLAN未使用的时候存在不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1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