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1415.1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亮;姜志成;崔明;进士干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张璐;方晓明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管 空调 室内 | ||
1.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贯流风机、热交换器、吸音层、第一吸音隔板、第二吸音隔板;其中,
贯流风机,用于将部分室内风通过壳体上开设的下回风口吸入,并将吸入的室内风输送至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用于将由贯流风机输送的室内风进行热交换后,通过壳体上开设的送风口送入室内;
吸音层,附着于第一吸音隔板、第二吸音隔板以及壳体内壁的表面,用于吸收贯流风机运行产生的部分噪声;
第一吸音隔板,用于通过表面附着的吸音层吸收贯流风机产生的部分噪声后,将未吸收的噪声反射至壳体内壁;
第二吸音隔板,用于通过表面附着的吸音层吸收贯流风机产生的部分噪声后,将未吸收的噪声反射至壳体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流风机、所述热交换器、所述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隔板以及所述第二吸音隔板内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口和所述下回风口之间形成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前板、后板、顶板、底板,
前板,形成壳体的前部,开设有用于向室内送风的所述送风口;
后板,形成壳体的后部,所述后板内壁的表面附着吸音层;
顶板,形成壳体的顶部,在位于贯流风机右侧的所述顶板内壁的表面附着吸音层,并在位于下回风口左上侧的所述顶板内壁设置所述第一吸音隔板;
底板,形成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所述下回风口,在位于贯流风机右侧的所述底板内壁的表面附着吸音层,并在紧邻下回风口左侧的所述底板内壁设置所述第二吸音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流风机设置在所述下回风口上方左侧风道内,在位于所述贯流风机左侧风道内,设置所述热交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隔板倾斜设置在所述顶板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音隔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底板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隔板与所述顶板内壁形成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吸音隔板与所述底板内壁形成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隔板与所述顶板内壁形成的夹角为140度,所述第二吸音隔板与所述底板内壁形成的夹角在150至160度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隔板沿放置方向与所述贯流风机的距离不小于50mm,所述后板与所述贯流风机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回风口的宽度与所述后板的高度的比值大于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14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气灶具智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