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聚碳酸酯荧光薄膜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51055.5 | 申请日: | 2013-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蒋学功;张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91/00;C08K5/103;C08K3/24;C09K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 地址: | 21512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聚碳酸酯 荧光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聚碳酸酯荧光薄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用的荧光粉通常为带有放射性的夜光粉,利用放射性物质不断发出的射线激发荧光粉发光,这类夜光粉发光时间很长,但有毒有害和环境污染等应用范围小。虽然一些产品使用以ZnS为基质的夜光材料,但它的余辉时间只有1~3小时,同时在强光、紫外光和潮湿空气中容易变质发黑,因此在许多领域中应用受到限制。
聚碳酸酯简称PC,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聚碳酸酯薄膜透光率可>90%,雾度<0.2%,热分解温度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广泛用于机械、汽车、航天航空、建筑、电子、电气、办公及家庭用品等诸多领域。
目前,许多人们在夜间使用电脑或其他仪器设备时,在无光源或光源微弱的条件下,无法有效地使用设备。由于聚碳酸酯薄膜易粘接,易印刷,成型性好,因此可用来制成各种键盘膜。中国专利201210524351.3,虽然提出了一种荧光聚碳酸酯键盘膜,但其不具有抗静电性能,同时,它使用的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杀菌剂,其光催化作用会损伤人体健康。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制造出一种聚碳酸酯荧光薄膜,它不仅具有荧光效应,还能够有效的抗静电,且具有天然杀菌功能,是目前高分子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杀菌聚碳酸酯荧光薄膜,本发明产品不仅具有荧光效应,还能够有效的抗静电、杀菌,可用于制作各种键盘膜等。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杀菌聚碳酸酯荧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100~120份、抗氧剂0.05~0.8份、单甘脂3~6份、稀土铝酸盐夜光粉5~10份、茶树油0.1~0.5份、钡锌稳定剂2~5份、脱模剂0.5~1.1份。
进一步,其优化方案为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64。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上述比例的原料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将混合好的物料放入双螺杆机中熔融共混挤出,经是温水冷却后切粒,将所得粒子投入到挤出成型设备进行制膜,即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产品在保持现有技术的优点上,具有良好的抗静电作用,且使用了光致储能夜光粉,使得本产品具有荧光特性,且对人体无伤害;(2)添加了天然杀菌物质——茶树油,使得本产品拥有良好的杀菌功能,无任何副作用;(3)本发明产品适用范围较广,特别适合用于制作各种键盘膜。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杀菌聚碳酸酯荧光薄膜,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100份、抗氧剂164 0.05份、单甘脂3份、稀土铝酸盐夜光粉5份、茶树油0.1份、钡锌稳定剂2份、脱模剂0.5份。
实施例2
一种杀菌聚碳酸酯荧光薄膜,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120份、抗氧剂164 0.8份、单甘脂6份、稀土铝酸盐夜光粉10份、茶树油0.5份、钡锌稳定剂5份、脱模剂1.1份。
实施例3
一种杀菌聚碳酸酯荧光薄膜,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碳酸酯110份、抗氧剂164 0.46份、单甘脂4.5份、稀土铝酸盐夜光粉7.9份、茶树油0.25份、钡锌稳定剂4份、脱模剂0.9份。
对本发明实施例1~3产品性能进行检测,其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对照组为市售相同厚度的普通薄膜。
表1本发明实施例1~3产品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1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