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柱镜末端光纤照射毛细管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50148.6 | 申请日: | 2013-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天松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吕俊刚 |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末端 光纤 照射 毛细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细管电泳光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泳是一种熟知的分离技术,广泛用于分离具有不同电荷与大小的物质,如蛋白质、DNA。有两种主要的电泳装置。一种是平面电泳装置,使用凝胶作为介质,电极位于凝胶两端,样品放在一个电极附近。施加电压后,带有电荷的样品分子就会向另一电极移动,带电荷多或体积小的分子移动比带电荷少或体积大的分子要快,从而实现分离。另一种是毛细管电泳装置,是在一支很细的管子里做上述分离,图1和图2是毛细管电泳装置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装置使用柱上光吸收检测,即光源和光检测器放置在做分离的毛细管两侧。样品从毛细管一端引入,然后在毛细管两端加上电压,驱动样品向另一端移动。该装置包括毛细管100,电源105,正电极110,负电极115,两个电极以导线135和130与电源105连接。光源120与光检测器125放置在毛细管100两侧,使光透过毛细管。毛细管100里面有缓冲液140(即当少量酸或碱加入时能保持pH不变的溶液)。毛细管两端插入含有溶液的容器116、118或117中。毛细管100通常由石英制成,内径50-100μm,外径200-360μm,长度20-50cm,其它尺寸也可采用。
图1显示该装置在进样状态。样品145带有正电荷,将从正电极110向负电极115移动。如果样品带负电荷,则电源极性需要反向,或者改为从负电极进样。进样时,先将电源105和光源120关闭,将正电极110和毛细管100的左端放入含有被分析溶液145的容器116中。施加短时间的压力差或电压,使少量样品溶液进入毛细管,然后用容器117取代容器116,按图2进行分析。
图2显示该装置在分析状态。电源105和光源120被打开,光检测器125(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连接到计算机或其它数据采集系统。由正负电极110和115施加的电场驱动样品145的分子向负电极115移动。光源120和光检测器125位于负电极115附近。光源120发射给定波长和强度的光,透过毛细管100,并被光检测器125接收。样品145中的分子会吸收部分照射其上的光。从光源120发出的入射光强和到达光检测器125的光强被记录,并按照熟知的比尔-朗伯定律计算样品分子的浓度。
使用柱镜末端光纤集光是光纤通讯领域常用的技术。Becker(US专利3,910,677,1975-10-07)最早提出了一种双曲线镜末端光纤(图3),用于接收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该光纤的光入射端被制成一个柱镜,中部为双曲线形,两侧各有一个斜面,可提高光接收效率。虽然Becker没有指出其光纤的直径要求,但指出光纤用于光纤通讯。一般而言,用于通讯的光纤是单模光纤,光纤芯直径为10μm或更小。Modavis(US专利5,455,879,1995-10-03)展示了一种楔形镜末端光纤,用于接收激光。该光纤末端由两对斜面组成,用于单模光纤,光纤芯直径约2μm。Tsushima(US专利5,845,024,1998-12-01)展示了在光纤末端制造柱镜的方法,包括有锥度的椭圆和多种形状的柱镜。该发明适用于光纤芯6μm左右。Irie(US专利6,317,550,2001-11-13)提出了一种楔形镜末端光纤(图4),用于接收激光。该光纤末端中部为一个垂直于光纤轴的平面,两侧各有一个斜面,用于光纤芯小于10μm。Jie(US专利6,597,835,2003-07-22)提出了一种楔形镜末端光纤,用于接收激光。该光纤末端中部为实质上的平面,两侧各有一个斜面,斜面与平面以曲面相结合,适用光纤芯直径6μm左右。
细小的光纤对于单模光传播是最佳选择,但严重限制了传递的总光能。
牛金福等人(牛金福,徐剑秋,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47627.2,2007-10-31)采用了柱面自聚焦光纤使激光光束准直。该光纤直径可达500μm,两端均为平凸型柱面且互成角度取向。该光纤对长度有严格限制,典型长度为16.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天松,未经王天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0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管隧道用半刚性管节
- 下一篇:一种泥石流石笼防治结构体及其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