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钟炉顶旋转布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9951.8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5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林;彭岩;程波;郭存红;张茂志;陈皓瑞;陈建青;竺秀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阀门一厂 |
主分类号: | C21B7/20 | 分类号: | C21B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顶 旋转 布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立式冷却炉装料设备是冶炼、烧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钟炉顶布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把高温物料均匀布料、减少漏风量的装料装置,是新型立式冷却装置高效发电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5%,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位居第二,烧结生产中热烧结矿显热占总热耗的40%以上,高效回收利用烧结矿余热、有色金属冶炼余热是提高钢铁、有色冶炼工业节能减排最有效途径。
烧结矿的制备及冷却工艺是钢厂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艺,鉴于目前国内外在冶金烧结行业中传统工艺是采用环冷机作为冷却,余热回收漏风点多、漏风量大、余热品位低且回收不完全,余热回收效率达不到30%,运行电耗高、故障率高、维修频繁且难度大、制约了烧结机余热高效回收利用,高效回收利用烧结矿显热是提高钢铁工业能效的有效途径。为提升该技术科技竞争力,节能增效大环境下,提高烧结余热回收综合效益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新型立式烧结矿冷却高效发电系统与装置,处在研发实验阶段,它是一种全面提升热能品位并全部热能回收的新型立式烧结矿冷却装置,烧结矿立式冷却炉系统中,高温烧结矿均匀布料到冷却炉是很关键。本发明一种用于高温烧结矿具有、锁风、连续均匀布料、维护方便、操作可控的装料设备,而无钟炉顶旋转布料装置是新型立式烧结矿冷却装置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炉口装料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立式冷却炉的装料、锁风、布料、耐高温,而提高的一种设备各部件运行灵活、耐高温、耐磨、旋转布料、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的无钟炉顶旋转布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无钟炉顶旋转布料装置,包括电动减速机,所述的电动减速机与水冷双支点传动机构连接、水冷双支点传动机构安装在进料机壳上的上盖板上,位于安装在进料机壳内的溜槽布料器与水冷双支点传动机构连接在一起,锁风切断阀安装在进料机壳进料口上;所述的水冷双支点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壳和位于机架壳上设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中间设有水冷传动轴安装在上轴承座内的上轴承和下轴承座内的下轴承内起到双支点固定作用,所述的水冷传动轴上设有上螺纹和中螺纹,内设有上水腔和下水腔,上水腔上设有对应的进水孔,下水腔上设有对应的出水孔,上水腔和下水腔通过引水管连接在一起,下部设有上连接盘与溜槽布料器连接;所述的进料机壳包括上盖板安装在进料机壳体上方,在进料机壳体上设有进料口、机壳安装法兰,位于进料机壳体上设有观察孔;所述的锁风切断阀通过固定体安装在进料口上,活动体与固定体进行软连接,在活动体内设有挡风门和闸板;所述的溜槽布料器由受料漏斗、过渡仓和溜槽组成,在受料漏斗内装有耐磨锥体和锥口耐磨圈,在过渡仓内设有仓壁耐磨板,在溜槽内设有槽壁耐磨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位于水冷双支点传动机构内的水冷传动轴通过上螺纹和中螺纹与对应安装的上调整螺母和下调整螺母调整其在水冷双支点传动机构内位置,使水冷传动轴均匀受力在上轴承座内的上轴承和下轴承座内的下轴承上,所述的水冷传动轴上的进水孔和出水孔与密封水环上的水环进水口和水环出水口对应位置,所述的密封水环上设有水环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水环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与右水箱连接,所述的机架壳设有右水箱和左水箱通过水箱连接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位于进料机壳上方的上盖板上设有检修观察孔,在进料口上装有斜槽耐磨板,位于进料机壳体内进料口下方设有挡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溜槽布料器,由受料漏斗通过过渡仓与溜槽组成一起形成20-70°(a角)夹角。
总之本发明结构合理,具有耐高温、耐磨、旋转布料、运行灵活、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水冷双支点传动机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密封水环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进料机壳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溜槽布料器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锁风切断阀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阀门一厂,未经瑞安市阀门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