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49741.9 | 申请日: | 2013-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邢亚从;刘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C23/02 | 分类号: | B60C23/02;B60C23/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汽车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在中国高速公路上由爆胎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在美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爆胎已成为高速驾驶中重要的安全隐患。而汽车在中国的家庭越来越普遍,做为普通的使用者无法直观的判断汽车轮胎的情况,而一些原车自带的监测装置购买成本又比较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能够对汽车轮胎内的压力和温度实时地自动监测,并对出现异常情况进行报警的预警系统,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更加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该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包括车载监视器和四个轮胎监测模块,所述四个轮胎监测模块通过2.4G数字无线通讯方式连接到车载监视器,车载监视器连接到车内的车载电源;所述车载监视器包括显示器、蜂鸣器、第二处理器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蜂鸣器集成于显示器上,显示器连接到第二处理器模块,第二处理器模块连接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处理器模块内设有处理器和存储器;
优选的是,所述轮胎监测模块包括电池、传感器模块、第一处理器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第一处理器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依次连接并同时连接到电池,所述第一处理器模块的结构和第二处理器模块一样,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结构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一样;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电池电压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能够对汽车轮胎内的压力和温度实时地自动监测,并对出现异常情况进行报警的预警系统,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的车载监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的轮胎监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该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包括车载监视器1和四个轮胎监测模块2,所述四个轮胎监测模块2通过2.4G数字无线通讯方式连接到车载监视器1,车载监视器1连接到车内的车载电源3;所述车载监视器1包括显示器11、蜂鸣器12、第二处理器模块13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4,所述蜂鸣12器集成于显示器11上,显示器11连接到第二处理器模块13,第二处理器模块13连接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4,所述第二处理器模块13内设有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轮胎监测模块2包括电池21、传感器模块22、第一处理器模块23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24,所述传感器模块22、第一处理器模块23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24依次连接并同时连接到电池21,所述第一处理器模块23的结构和第二处理器模块13一样,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24的结构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14一样;所述传感器22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221、温度传感器222、加速度传感器223和电池电压传感器224。
本发明工作时,将轮胎监测模块安装于汽车轮胎,车载监视器连接到车内的车载电源,当汽车发动并给车载监视器通电后,打开车载监视器。驾驶员便可逐一查看显示器显示的各种汽车轮胎信息,以便即使处理。
本发明新型一种无线汽车胎压监测装置,能够对汽车轮胎内的压力和温度实时地自动监测,并对出现异常情况进行报警的预警系统,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