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耐候性阻燃ABS复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9715.6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蒋学功;张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79/02;C08L27/18;C08K5/098;C08K5/523;C08K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12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耐候性 阻燃 abs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候性阻燃ABS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ABS树脂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冲击强度极好,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使用,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还具有耐油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领域。但ABS树脂的热变形温度较低,易燃,耐候性差且其力学性能易受温度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改性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现有技术主要通过添加阻燃剂来改性ABS树脂的阻燃性能,但是采用卤系阻燃剂会在燃烧时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采用添加抗氧剂或不同树脂配合等方法对其耐候性能进行改进,但耐候性能改进的同时,其力学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已成为现有ABS复合材料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力学性能性能良好高耐候性阻燃ABS复合材料。
技术方案:高耐候性阻燃ABS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ABS树脂料70-85份、PEI 5-10份、聚四氟乙烯0.5-1份、润滑剂0.5-1份、紫外线吸收剂0.1-0.5份、抗氧剂0.4-0.6份、阻燃剂10-20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ABS树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进一步优选,所述润滑剂硬脂酸钙或三硬脂酸甘油酯
进一步优选,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或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
进一步优选,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或超细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按照上述配比,将ABS树脂料、PEI、聚四氟乙烯、润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及阻燃剂混合,温度50-60℃,后将混合物料经双螺杆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机各段温度控制在190-200℃,转速130rpm。
有益效果:第一,利用少量天性耐燃的PEI与ABS复合,再添加阻燃剂和聚四氟乙烯,使阻燃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第二,本发明的阻燃剂为环保无卤阻燃剂,燃烧时发烟量小,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第三,在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剂的综合利用,有效改善了复合材料的耐候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高耐候性阻燃ABS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ABS树脂料70份、PEI 5份、聚四氟乙烯0.5份、硬脂酸钙0.5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1份、抗氧剂1010 0.4份、磷酸三苯酯10份。
实施例2
高耐候性阻燃ABS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ABS树脂料85份、PEI 10份、聚四氟乙烯1份、三硬脂酸甘油酯1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0.5份、抗氧剂1010 0.6份、细氢氧化镁15份、磷酸三苯酯5份。
实施例3
高耐候性阻燃ABS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ABS树脂料78份、PEI 8份、聚四氟乙烯0.7份、硬脂酸钙o.7份、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0.35份、抗氧剂1010 0.5份、细氢氧化镁13份、磷酸三苯酯2份。
将实施例1-3所得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力学性能依据ASTM标准,阻燃性能依据UL94标准,测试结果见下表1。
表1 实施例1-3所得材料性能测试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区佳合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