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孔型聚四氟乙烯杂化平板膜包缠法制备中空纤维膜和管式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8985.5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海;朱海霖;王峰;张华鹏;唐红艳;陈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08 | 分类号: | B01D69/08;B01D69/04;B01D67/00;B01D7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聚四氟乙烯 平板 膜包缠 法制 中空 纤维 管式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空纤维膜和管式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微孔型聚四氟乙烯杂化平板膜包缠法制备中空纤维膜和管式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用膜组件形式主要包括板框式、中空纤维式、卷式和管式四种形式,所采用的膜材料形式分别为平板膜、中空纤维膜、卷式膜和管式膜。中空纤维膜占地小、不宜堵等特点,维护方便。
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具有孔隙率高、孔径可调、耐高低温、耐腐蚀、耐微生物侵袭等特点,在膜分离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主要包括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它是采用分散型聚四氟乙烯树脂,该材料在剪切作用下可形成“原纤-结点”的微观结构,原纤和结点可组成微孔。平板膜加工流程一般为原料和润滑油混和、熟化、糊料挤出、压延、脱脂、拉伸、烧结定型等主要工序制备,其中拉伸可采用单向或双向拉伸。为加工孔隙率发达的聚四氟乙烯平板膜,大都采用双向拉伸的方法,即先纵向后横向的方法。采用双向拉伸技术,孔径可调控范围大。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加工流程一般为原料和润滑油混和、熟化、糊料挤出、脱脂、拉伸、烧结定型等主要工序制备,因中空纤维膜内外径较小,很难进行横向拉伸,一般仅为纵向拉伸,拉伸倍数越大,孔径就越大,孔隙率越大(张华鹏,朱海霖,王峰,郭玉海,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膜科学与技术,2013,1,17-21)。因此很难加工孔径小、同时孔隙率大的中空纤维膜。
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多项以聚四氟乙烯平板膜为过滤层的中空纤维膜或管式膜包缠技术,支撑层可为聚四氟乙烯或其他材料。如,专利201110217618中采用采用涤纶(PET)纤维编织管作为支撑管,在PET纤维编织管上涂覆粘合剂;将聚四氟乙烯平板膜连续包缠在PET纤维编织管上,包缠时相邻的平板膜部分重叠;最后烘干。通过选择平板膜可精确控制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孔径,有效提高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孔隙率,从而提升纤维膜的膜通量。专利200310124868.4中,通过在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支撑层外绕包聚四氟乙烯平板膜,提高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抗堵塞性能。专利201210547439将聚四氟乙烯未烧结或半烧结膜缠绕在支撑管上,然后烧结,获得包缠式聚四氟乙烯超微滤管式膜。专利201120193277.2将至少一层孔径范围0.02-0.5μm、厚度5-100μm的微孔聚四氟乙烯平板膜包缠在孔径范围为0.5-2μm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上,加工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专利200910225824.8通过在聚四氟乙烯纤维、玻璃纤维、石棉纤维等编织物外绕包聚四氟乙烯膜制备聚四氟乙烯中空膜。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和管式膜大都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应用方式一般采用内压或外压,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中空纤维膜和管式膜必须要承受一定的压力。而包缠的方法虽然可精准控制孔径,但包缠的平板膜之间搭接部分,以及平板膜和支撑材料直接的粘结必须要达到很高的强度。对于分散型聚四氟乙烯材料而言,通过控制烧结程度,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粘,如专利201110446377.6就是通过烧结控制聚四氟乙烯材料中的润滑油含量,在热压下实现材料的自粘。
对于聚四氟乙烯平板膜包缠技术而言,除粘结问题外,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是聚四氟乙烯平板膜如何分切成条状材料。为使中空纤维膜和管式膜达到一个较高的水通量,必须要尽量降低平板膜的厚度,同时聚四氟乙烯平板膜非常柔软,分切薄且柔软的聚四氟乙烯平板膜是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孔型聚四氟乙烯杂化平板膜包缠法制备中空纤维膜和管式膜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分散型聚四氟乙烯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和液体润滑剂混和,经过挤出、压延、拉伸、烧结等工艺制备微孔型聚四氟乙烯杂化平板膜,再分切成带状膜,包缠在支撑管上,最后烧结而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步骤如下:
(1)微孔型聚四氟乙烯杂化平板膜:将分散型聚四氟乙烯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和液体润滑剂按重量百分比1:0.02-0.08:0.2-0.3均匀混和,在20~40℃的温度下静置96~144小时,然后在40~80℃的温度下静置10~16小时,在20~30℃下,在压坯机上压制成圆柱形毛坯,将毛坯通过柱塞挤出机在40~60℃的温度下挤出棒状物,然后经压延机在40~60℃下压延成基带,将所述基带在180~300℃的烘箱中进行纵向拉伸1-6倍,再进行2-5倍的横向拉伸,最后在250-340℃下烧结,时间10~30秒,获得孔径0.03-0.2微米、厚度5-50微米的微孔型聚四氟乙烯杂化平板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89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