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型带隙基准源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248011.7 | 申请日: | 2013-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8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孙泉;齐敏;乔东海;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5F1/567 | 分类号: | G05F1/5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型带隙 基准 | ||
1.一种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包含:
第一电流产生电路(301)、第二电流产生电路(302)、电流求和电路(303)和电压重建电路(304);
第一电流产生电路(301),用于产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电流,即用于产生负温度系数电流;
第二电流产生电路(302),用于产生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电流,即用于产生正温度系数电流;
第一电流产生电路(301)的输出端与电流求和电路(303)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电流产生电路(302)的输出端与电流求和电路(303)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该电流求和电路(303)用于将第一电流产生电路(301)和第二电流产生电路(302)各自输出的电流按某一设定比例叠加;
电流求和电路(303)的输出端与电压重建电路(304)的输入端相连且该电压重建电路(304)的输出端作为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产生电路(301)包含:P型电流镜、N型电流镜、电阻R1和PNP型三极管;
所述P型电流镜与所述N型电流镜互为负载,从而形成自偏置结构;
所述电阻R1连接在所述N型电流镜的输出管的源级和负电源之间;
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所述N型电流镜的输入管的源级,且该PNP型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接所述负电源;
其中,所述PNP型三极管采用NPN型三极管或者二极管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流产生电路(302)包含:P型电流镜、N型电流镜、电阻R2和两个PNP型三极管;
所述P型电流镜和N型电流镜互为负载,从而形成自偏置结构;
所述电阻R2连接在所述N型电流镜的输出管的源级和其中一个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该PNP型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接负电源;另一个PNP型三极管的发射级连接在所述N型电流镜的输入管的源级,该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连接到负电源;
其中,所述两个PNP型三极管全部或其中之一采用NPN型三极管或者二极管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电流镜和N型电流镜采用共源共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求和电路(303)包含两个P型MOS管,所述两个P型MOS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一电流产生电路(301)和第二电流产生电路(302)包含的P型电流镜相连,且所述两个P型MOS管的漏极短接形成电流求和电路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P型电流镜包含:第一PMOS型晶体管和第二PMOS型晶体管;所述N型电流镜包含:第一NMOS型晶体管和第二NMOS型晶体管;
第一P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正电源vdd,该第一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于A节点;
第二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节点A相连,该第二P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到所述正电源vdd;
第一NMOS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的漏极,该第一N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一N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所述电阻R1或所述电阻R2的一端;
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于节点B,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节点B相连,该第二NMOS晶体管的源级连接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该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接负电源vs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求和电路(303)的输出端与电压重建电路(304)的输入端之间增加一级N型电流镜进行反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重建电路(304)为连续时间电路或开关电容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重建电路(304)包含电阻R3和运算放大器,所述电阻连接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电阻R3阻值的大小能够调整集成电路带隙基准源输出的电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80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袋
- 下一篇:苯加氢工程电气传动及控制系统调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