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容量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7980.0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彭桃君;蒋森;陈夕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恒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7 | 分类号: | H01M4/139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容量 磷酸 化成 激活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容量水性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属于锂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为电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达,能源消耗量的快速增长,污染也越来越严重,PM2.5成为了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空气中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新能源汽车”“绿色交通”等字眼成为焦点,磷酸铁锂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寿命长等优点,成为了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
目前市场上需求的都是高电压、高容量的新能源系统,而磷酸铁锂电池的额定电压只有3.2V左右,所以只能通过用多个单体电池先并后串或者先串后并来达到此要求。但在使用过程中,单体电池数量越多产生的外在问题越多,比如连接问题、短板效应问题、管理系统监测难问题等等,由于以上原因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成为大家研发生产的主要方向。
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相对小容量磷酸铁锂电池内部极片尺寸大、层数多,因此提高克容量、增长循环寿命、以及减小自放电等性能,大电池比小电池困难的多。众所周知充放电都是通过锂离子在负极嵌脱过程而完成的,由于锂离子的嵌入过程必然经由覆盖在碳负极上的SEI膜,因此SEI 膜的好坏成了锂电池的最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而SEI膜是在电池化成的首次充放电时形成,所以一个合适的化成工艺,不但能充分激活电池内的活性物质还能提高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的一些技术难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容量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大容量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电池注液后陈化;在恒温、电池内部微负压的条件下恒流限时、恒功率限压、恒压限流充电;恒功率限压、恒流限压放电;再恒流限时充电。
一种大容量水性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所述的电池注液后陈化为:使注液后的电池内部保持一定的微正压0.005MPa-0.01MPa,放在微热35℃-45℃的环境下进行陈化24h-48h。
一种大容量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所述的恒温为:电池所处环境为恒温10℃-15℃。
一种大容量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所述的电池内部微负压为:电池内部保持一定的微负压-0.3 MPa--0.1MPa。
一种大容量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所述的恒流限时、恒功率限压、恒压限流充电为:用0.02C-0.04C恒流充电240分钟-400分钟,然后恒功率(电池额定功率的10%-15%)充电至电压3.65V-3.8V;再用3.65V-3.8V恒压充电,截止电流为0.01C-0.03C。
一种大容量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功率限压、恒流限压放电为:用恒功率(电池额定功率的10%-20%)放电至3.1V-3.2V,然后用恒流0.05C-0.15C放电至1.8V-2.0V。
一种大容量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流限时充电为:用恒流0.1C-0.15C充电至额定容量的40%-50%。
一种大容量磷酸铁锂的化成激活工艺,所述电池为: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池容量为40Ah-300Ah。
本发明的优点为:
采用上述方案后,使电解液浸润更完全且加快了陈化时间,能够有效排除SEI膜形成的气体但又不会带出过多的电解液防止了在老化过程中SEI膜的多次形成造成循环寿命的衰减,减少了SEI 膜的溶解破坏 ,增强其稳定性 ,同时减少 SEI膜形成过程中锂离子的损失,提高了首充效率及克容量,而化成环境稍低于常温有利于降低阻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大容量磷酸铁锂常规制作流程为:
正极为磷酸鉄锂集流体为铝箔、负极为石墨集流体为铜箔、隔膜为PE/PP/PE三层复合膜、电解液为LIPF6,流程为搅拌-涂布-制片-叠片-注液-化成激活-分容。
化成后检测方法为:
1) 记录化成首次充放电效率,
2) 40℃老化10天后分容,先用0.5C恒流充电至3.65V转3.65V恒压充电,截止电流为0.05C,搁置20min后用0.5C恒流放电至2.5V,搁置20min后用0.5C恒流充电至3.65V转3.65V恒压充电,截止电流为0.05C,搁置20min后用0.5C恒流放电1h.正极克容量以分容实际放电容量推算,
3) 用0.5C做充放电循环测试,恒流充电截止电压为3.65V、恒压充电截止电流为0.05C、恒流放电截止电压为2.5V、充放电一次间隔为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恒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恒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7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