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挂锁封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7460.X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民;陶勇;高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锁 封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装装置,尤其是一种挂锁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挂锁是一种日常生活大量使用的产品,但目前挂锁的装配方式主要为手工装配方式。由于生产挂锁的利润低,因此市场上没有完整的且成熟的挂锁的自动化生产装配设备,进而也没有挂锁的封装装置。挂锁的生产过程中,当弹子、弹簧、锁舌等装入到锁具体后,必须将锁具体上的安装孔封住。目前手工封装是用铁锤将预先冲压好的薄铝片砸入到锁具体中,这种冲压而成的薄体积小、质量轻又有毛刺,所以很难廉价地应用到自动化生产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挂锁封装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为一种挂锁封装装置包括机架、漏斗、导管固定架、L型支架、第一带导杆气缸、第二带导杆气缸、过渡板、第三带导杆气缸、基板、基板孔组、滑块、滑块孔组、导管安装头、第四带导杆气缸、弹性导管、锤头、第五气缸;
所述的第一带导杆气缸和多个漏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机架上;弹性导管的一头从漏斗下方伸入到漏斗内,且固定在导管固定架上,弹性导管的另一头插入到导管安装头上侧的相应孔内;导管固定架通过L型支架和第一带导杆气缸的推杆相连,这样第一带导杆气缸就可以带动弹性导管在漏斗内做上下运动。
第二带导杆气缸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机架上,第四带导杆气缸通过过渡板连接在第二带导杆气缸的推杆上,这样第二带导杆气缸可以推动第四带导杆气缸在水平方向移动;基板通过紧固件连接在第四带导杆气缸的推杆上,这样第四带导杆气缸可以带动基板在竖直方向移动;导管安装头固定在基板上,导管安装头上的孔组和基板上的孔组在水平方向差一个第三带导杆气缸的行程的距离,第三带导杆气缸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基板上,滑块连接在第三带导杆气缸的推杆上,这样第三带导杆气缸可以带动滑块在水平方向移动,当第三带导杆气缸的推杆收回到极限位置时,滑块上的孔组在导管安装头下端孔组的正下方,当第三带导杆气缸的推杆推出到极限位置时,滑块上的孔组应在基板上孔组的正上方。
第五气缸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机架上,气缸的推杆前端连接锤头,当第二带导杆气缸的推杆推出到极限位置时,锤头的正下方对应基板上的孔组。
所述的导管安装头由两个对称零件加工而成,每个零件上都设置有弯曲的半圆槽,两个对称零件胶结在一起时形成了弯曲的通孔,导管安装头上端安装弹性导管;
所述的基板孔组,滑块孔组,锁具体孔组,以及导管安装头下端孔组的孔的大小及分布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挂锁的传统手工封装为自动化封装,利用铅丸封装锁具体上的孔,使得自动化设备结构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滑块示意图;
图5是图4俯视图;
图6是图5左视图;
图7是锁具体示意图;
图8是半个导管安装头示意图;
图9是图8仰视图。
图中1.机架,2.漏斗,3.导管固定架,4.L型支架,5.第一带导杆气缸,6第二带导杆气缸,7.过渡板,8.第三带导杆气缸,9.锁具体,901.锁具体孔组,10.基板,101.基板孔组, 11.滑块,111.滑块孔组,12.导管安装头,13.第四带导杆气缸,14.弹性导管,15.锤头,16.第五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挂锁封装装置包括机架1、漏斗2、导管固定架3、L型支架4、第一带导杆气缸5、第二带导杆气缸6、过渡板7、第三带导杆气缸8、基板10、基板孔组101、滑块11、滑块孔组111、导管安装头12、第四带导杆气缸13、弹性导管14、锤头15、第五气缸16;
集成六个漏斗在于一体的漏斗2固定在机架1上;六根弹性导管14的一头分别固定在导管固定架3上,且弹性导管14从漏斗2下方伸入到六个漏斗内,弹性导管14的另一头插入到导管安装头12上侧的相应孔内,两者相互固定;L型支架4的一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导管固定架3上,另一侧固定在第一带导杆气缸5的推杆上;第一带导杆气缸5固定在机架1上,这样第一带导杆气缸5就可以通过L型支架4和导管固定架3带动六根弹性导管14在漏斗2内做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7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曝气位置可调的氧化槽
- 下一篇:一种用于磨削深孔内螺纹的加长磨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