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7386.1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金本好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9/38 | 分类号: | B41J2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3 | 代理人: | 迟军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片材的处理的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已知的打印装置,存在将多个不同输出物依次形成并作为单个束来处理的需求。
例如,现在考虑如下的情况,即存在总部和多个分部并且在总部处理打印,生成给各分部的文档,并且以分部为单位来递送这些文档。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每个分部专门指定文档的内容。
更具体地说,例如,现在考虑下面的情况:存在总部以及分部A、B及C的情况;以及存在文档D、E、F、G、H、I、J、K及L、并且将这些文档递送到各个分部的情况,如下所示。
分部A:D、E、F
分部B:G、H
分部C:I、J、K、L
在总部配设的打印中心,由布置在打印中心的数字打印机,来打印向上述每个分部递送的总共9种文档D、E、F、G、H、I、J、K及L。然而,考虑到在对递送目的地D、E、F、G、H、I、J、K及L进行分类时的效率,一般针对每个分部连续输出文档。
也就是说,例如,连续处理以分部A为递送目的地的文档D、E及F。当不执行前述处理时,例如,如果以诸如D、E、G、H及F等的顺序输出了文档,则以分部B为递送目的地的文档混合存在于向分部A递送的文档中。在这种情况下,在递送之前,用户必须执行从输出物中移除向分部B递送的打印对象数据G及H的处理。
这种操作不仅繁琐,而且还存在招致人为错误等的风险,并且极为 低效。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连续输出各递送目的地的文档。日本特开2008-150204号公开了如下的打印系统,即一个文档被接收作为一个作业,并且输出物被按每个作业分类并被排出。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如下的目的,即通过使用数字打印机连续形成到多个递送目的地的不同种类的输出物,并且由此获得便利性。然而,在上述情况下,当考虑高效地实现该目的时,若要提高便利性仍然存在问题。
下面,将进一步具体描述以上示例。
现在,假设数字打印机依次将文档D、E及F分别输出到作为递送目的地的分部A,依次将文档G及H分别输出到分部B,并依次将文档I、J、K及L分别输出到分部C。输出物按照D、E、F、G、H、I、J、K及L的顺序被堆叠在数字打印机的排出单元中。
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已针对各递送目的地连续输出文档,因此,不会如在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一样,用于其他递送目的地的输出物混合存在于每个递送目的地的打印物中。
然而,如果九个文档D至L被均匀地堆叠在了排出单元上,则当以递送目的地为单位对堆叠的输出物进行分类时,用户无法容易地识别出文档之间的边界部分。
因此,用户必须执行如下的繁琐操作,即用户必须在确认打印物的内容的同时,仔细搜寻打印物之间的边界以及递送目的地之间的边界部分。换句话说,即使在到其他递送目的地的打印物未混合存在于各递送目的地的打印物中的情况下,要将已被均匀堆叠的打印物束均匀分类为各递送目的地的打印物,仍然伴随有困难的操作。
如在日本特开2008-150204号中公开的,数字打印机具有每当一个作业的输出物被排出时、移动并排出输出物的功能,以及每当一份输出物被排出时、移动并排出输出物的分类功能。
然而,即使通过使用数字打印机的分类功能、输出了如上所述到各递送目的地的文档D、E、F、G、H、I、J、K及L,也无法解决此种问 题。通过使用分类功能,能够在移动的状态下排出所有文档。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对文档之间的边界部分被错误分类的顾虑。然而,仍然难以辨别递送目的地。也即,必须依照本来的目的对文档进行如下分类。
分部A:D、E、F
分部B:G、H
分部C:I、J、K、L
然而,由于分部单位的区别不清楚,所以存在如下所示文档被错误分类的可能性。
分部A:D、E
分部B:F、G、H、I
分部C:J、K、L
上述的错误仅仅是示例。另外还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由于递送目的地之间的边界在堆叠的输出物束中是模糊的,因此,到某一分部的文档被错误地分类为到不同分部的输出物束。
在这种情形下,为了正确地执行各递送目的地的分类处理,执行分类处理的操作者必须在准确识别出应将哪些文档递送到哪个递送目的地之后,仔细地执行操作。然而,此种操作是困难的,并且能够预想到容易发生人为错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7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