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萝卜育种材料的快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6929.8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冉茂林;陈琳;雍晓平;刘独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萝卜 育种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育种材料扩大繁殖和种子生产的快繁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萝卜育种材料的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在萝卜育种过程中,萝卜材料随着世代的增加,在人为有目的的选择下,萝卜自交系的优良性状趋于纯合稳定,需要扩大种子量,满足生产需要。萝卜三系育种形成的成熟不育系、保持系、父本系(自交系)可用于生产,但需要扩大不育系种子量,必须对不育系进行繁殖;同时在萝卜品种选育过程中所配制的优势组合,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才能生产出大量的杂交萝卜种子满足各级试验需要。不育系繁殖和杂交萝卜制种往往成为萝卜育种过程中由科研阶段(材料形成)到成果推广阶段(品种形成)的技术瓶颈问题。
萝卜属于十字花科虫媒花蔬菜作物,天然异交结实正常。但是,在繁殖制种过程中天然隔离十分困难,目前,多数育种单位仍采用人工剥蕾授粉、网室放蜂的办法生产不育系种子和生产杂交萝卜种子,不育系种子量和杂交萝卜种子量难于扩大,尚未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此问题。
上述可知,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萝卜快繁方法实施难度大、成本高,繁殖种子的产量低,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而提出一种不仅实施难度低、成本低,能显著提高种子产量的萝卜育种材料的快繁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萝卜育种材料的快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010)网罩搭建
S011)骨架选材:选用耐腐蚀的长杆、横杆和立柱,再选用分别与长杆、横杆和立柱相匹配的三通连接环以及选用强度高的立柱脚:
S012)安装:将步骤S011)中所述立柱脚按一定距离安装,接着将所述立柱与所述立柱脚匹配连接固定;然后将每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一个所述连接环,分别将所述长杆、横杆及立柱与所述连接环上的对应接头匹配连接固定;最后罩上网罩并在网罩上安装至少一条拉丝门;
(S020)萝卜亲本材料栽种
萝卜不育系繁殖与萝卜杂交组合制种的栽种方式相同,均是将父本、母本按照一定行数分别依次集中栽种;
(S030)萝卜花期管理
在成活的萝卜植株中去掉材料中的异形株,抽薹至初花期检查萝卜育性;在萝卜不育材料中除去可育株或半不育株,保留不育系具有典型花器结构的所有不育植株;保持系和父本系均保留具有典型性状、花器正常、全部可育的植株;在投放壁蜂前7~10天施用一次杀虫剂;
(S040)壁蜂投放与管理
在萝卜初花期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将壁蜂茧从冰箱中取出,在室温条件下存放2~4天,让壁蜂进入活跃状态后再放入网罩内;投放时应具备以下设备:支撑台、蜂巢、蜂盒和泥浆器;先在地面搭起支撑台,将蜂巢放在支撑台上,用防雨淋防日晒的盖板盖在蜂巢上;蜂巢旁边摆放泥浆器,泥浆器中放入泥土,加水调匀,视天气情况每隔2~3天用水调制,保持泥浆处于粘稠状态;壁蜂授粉完成后,当壁蜂完成生命周期回到蜂巢中,蜂巢口会被泥浆封住,再等到萝卜花谢完之后,将蜂巢收回并放置到通风干燥的阴凉处,第二年惊蛰前拆开蜂巢取出蜂茧,装入纸盒内,放在0-5℃冰箱中保存;
(S050)种子收获
萝卜花期结束后,将父母本分开,然后在萝卜角果变黄时收获,经3~5天后熟开始脱粒。
所述萝卜育种材料的快繁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012)安装完成后,在网罩四个角用铁丝加固,在交结处用塑料薄膜或编织袋包裹。
所述萝卜育种材料的快繁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010)中所述长杆、横杆和立柱均为镀锌管结构;所述立柱脚为水泥桩结构,其顶端中心预埋一个钢管,预埋在水泥桩中的钢管加两根钢筋,另外在立柱脚顶端用钢筋安装两个挂沟。
所述萝卜育种材料的快繁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020)中母本(不育系)栽15~20行,父本(保持系或父本系)栽3~5行,依次进行。
所述萝卜育种材料的快繁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040)中所述盖板采用石棉瓦或硬纸板;所述泥浆器采用瓷盘、小碗、塑料盆等,或者在离网罩较近的地面挖以直径40cm左右的小土坑,坑底铺一层塑料薄膜,加入土和水拌成粘泥状;所述蜂巢口朝向背风向阳的方向放置。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6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