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粒塔塔壁混凝土变化段滑模模板调整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6688.7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安光文;朱江;陈祖奎;先凤云;杨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磷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2 | 分类号: | E04G11/22;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4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粒塔塔壁 混凝土 变化 段滑模 模板 调整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造粒塔施工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造粒塔塔壁混凝土变化段滑模模板调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造粒塔由圆形主塔和方形楼电梯间组成,如图1所示,平面布置为方圆结合体,圆形主塔内直径为15~19m,高90~116.3m的圆筒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电梯间为9.50m×4.50m方筒形结构,高度90~116.3m,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部主要由电梯井和钢梯为造粒塔提供上下的通道。
造粒塔进风口上部为600×1500的环形梁,在环形梁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上部混凝土壁厚变化段的钢筋调整处理,在15.1米标高处混凝土壁厚开始变化(如图2所示),通过600mm高度的过渡,混凝土壁厚度由600mm(楼电梯间为500mm)变成300mm。
造粒塔的筒体施工一般采用液压滑模施工方法,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因混凝土壁厚变化对滑模模板调整是造粒塔施工中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由于变化段尺寸较小,因此采用异形钢模板加工难度较大,且模板的组装和拆卸较为不便,同时增加了使用钢模板的成本。为解决造粒塔变化段模板的过渡调整问题,目前主要是采取内外模板长度不同的方法对造粒塔变化段进行施工:即滑模系统的内模板比外模板长300mm,外模板长度为1200mm,内模板长度为1500mm,当混凝土面浇筑至壁厚变化结束标高时模板空滑1200mm立即停滑,拆除外模重新组装滑模系统外模,以满足后续施工的技术要求。但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
(1)由于在施工中采用内外模板长短不一,使得塔体混凝土内外壁出模时间相差至少在1.2小时以上,从而带来一定的质量隐患;
(2)由于内模板长度为1500mm,如果不改变模板提升架(门形架)的长度,模板下围圈以下的模板悬臂较长,混凝土断面尺寸会产生较大偏差。如果改变模板提升架(门型架)的长度来满足内模板的合理受力要求,不但会增加施工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外吊架的安装和使用;
(3)由于空滑高度较大(1200mm),已超出滑模施工规范允许的空滑高度(不大于模板高度的三分之二),使得支撑杆的加固工作量有所增加,从而增大工程施工成本,延长工程施工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造粒塔塔壁混凝土变化段滑模施工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施工成本低、施工进度快的造粒塔塔壁混凝土变化段滑模模板调整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造粒塔塔壁混凝土变化段滑模模板调整施工方法,该方法是在造粒塔塔壁变化段按照变化前的塔壁厚度施工,待塔壁变化结束后,在外模板内侧设置泡沫板,即实现对造粒塔变化段滑模模板的调整施工,其方法步骤主要包括:(1)造粒塔塔壁变化段前施工;(2)造粒塔塔壁变化段施工;(3)造粒塔塔壁变化段后施工;
所述步骤(1)中造粒塔塔壁变化段前施工按照正常滑模施工进行,根据造粒塔滑模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滑模中的内模板,外模板、模板围圈、模板提升架、平台围圈、液压控制系统、照明系统进行组装;
所述步骤(2)中造粒塔塔壁变化段施工,在变化段前施工结束,滑动内模板及外模板,使其内模板及外模板上口移至造粒塔塔壁变化段的终点,并保持变化段前混凝土壁厚进行滑模施工至变化段的终点。
所述步骤(3)中造粒塔塔壁变化段后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泡沫板:待变化段施工结束后,滑移内模板及外模板至变化段上方,然后在外模板内侧安装泡沫板;
b、浇筑泡沫板标高段砼:待泡沫板安装好后,浇注混凝土至泡沫板顶标高;
c、空滑内模板及外模板:当内模板及外模板下口到达泡沫板下口位置时立即停止模板滑升;
d、拆除外模板及清除泡沫板,然后按变化后的混凝土厚度重新安装滑模外模板及围圈;
e、修正造粒塔塔壁变化段的混凝土:对多余的混凝土需予以剔除,最后进入后续滑模施工阶段。
所述内模板及外模板均采用1200mm长度的定型组合钢模板。
所述泡沫板高度为300mm。
所述泡沫板厚度等于造粒塔塔壁变化前的设计混凝土厚度减去塔壁变化后的设计混凝土厚度。
所述内模板及外模板的空滑高度为9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磷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开磷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6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塑钢管连接用管箍
- 下一篇:桶槽连接用的PTFE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