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接装置及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6628.5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菅佐原纯;大嶋一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D15/34 | 分类号: | E05D15/3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 装置 收纳 | ||
本申请为2009年8月1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980130836.0、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9/003839、发明名称为“铰接装置及收纳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铰接装置及使用了该铰接装置的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2所述,收纳箱等的收纳装置具备前表面开口的壳体、对该壳体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门部以及将该门部以可旋转的方式与壳体连接的铰接装置。铰接装置具有安装在壳体的内侧面的第一安装体和安装在门部上的第二安装体,第一安装体和第二安装体之间经由第一及第二连杆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由此,门部经由铰接装置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壳体,门部能够在将壳体的开口部关闭的关闭位置和将开口部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进行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244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40465号公报
在以往的收纳装置中使用的铰接装置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长度相互不同。因此,门部在位于关闭位置时与壳体的前表面平行,而在位于打开位置时与壳体的前表面倾斜或正交。换言之,门部在从关闭位置到达打开位置的期间,以铰接装置侧的一端部为中心,另一端侧朝向前方旋转。因此,在壳体的前方需要有用于容纳门部的旋转的较大的空间。特别是,在门部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需要有更大的空间。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在壳体前方的空间狭窄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打开门部。
此外,在上述收纳装置中,存在壳体的可利用内部空间因铰接装置而大幅度减小的问题。因此,有待于开发出能够增大壳体的可有效利用空间的铰接装置及收纳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之中的前者,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铰接装置,具备:第一安装体,安装在壳体上;第二安装体,安装在门部上;以及第一及第二连杆,各自的基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第一安装体上,各自的前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上述第二安装体上,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第一安装体、上述第二安装体、上述第一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杆构成平行连杆机构。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第一安装体具有安装在上述壳体上的基材和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该基材上的连接部件,上述连接部件上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有上述第一及第二连杆的基端部,由上述连接部件、上述第二安装体、上述第一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杆构成平行连杆机构。
优选的是,还具有与上述连接部件、上述第二安装体及上述第一连杆或上述第二连杆一起构成平行连杆机构的第三连杆,并且配置成,上述第三连杆的基端部相对于上述连接部件的旋转中心与上述第一及第二连杆相对于上述连接部件的旋转中心形成三角形。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第一、第二及第三连杆对门部的支撑强度。
优选的是,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连杆在各自的中间部分别弯曲,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连杆的各弯曲部相对于连接各自的基端部的旋转中心和前端部的旋转中心的直线相互位于同一侧。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使门部移动至打开位置时,第一、第二及第三连杆与壳体发生干扰。换言之,能够与防止第一、第二及第三连杆对壳体的干扰相对应地更大地将门部打开。
优选的是,上述连接部件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有上述第一至第三连杆的基端部的安装板部,上述第一至第三连杆中的两个连杆配置在上述安装板部的一侧,另一个连杆配置在上述安装板部的另一侧,上述两个连杆中的一个连杆与上述安装板部几乎接触地配置,另一个连杆夹着垫片与上述安装板部接触地配置,以便不与上述一个连杆发生干扰,其中上述垫片的厚度在上述一个连杆的厚度以上。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第一、第二及第三连杆分别旋转时的相互干扰。
优选的是,在上述基材和上述连接部件之间,设有以与上述第一至第三连杆的旋转中心平行的轴线为中心的、用于调节上述连接部件的姿势的壳体侧调节机构,上述第二安装体具有安装在上述门部上的基部和安装在该基部上且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有上述第一至第三连杆的各前端部的支撑部,在上述基部和上述支撑部之间,设有以与上述第一至第三连杆的旋转中心平行的轴线为中心的、用于调节上述支撑部的姿势的门部侧调节机构。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壳体侧调节机构和门部侧调节机构的至少一方来调节以与第一至第三连杆的旋转中心平行的轴线为中心的门部的姿势。特别是,在通过门部侧调节机构来调节门部的姿势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将收纳在壳体内的物品取出的状况下对门部的姿势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世嘉智尼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6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伴生金有价元素分选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治疗骨病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