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湿疹和皮肤瘙痒的药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45679.6 | 申请日: | 2013-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冯佩;冯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益健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P17/00;A61P17/04 |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湿疹 皮肤 瘙痒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疹和皮肤瘙痒的药物。
背景技术:
皮肤湿疹、皮肤瘙痒、皮炎等皮肤疾病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和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瘙痒症与湿疹性皮肤病的现代医学病因尚未明确,患者多为过敏性体质或感觉神经机能障碍影响,此病好发于成年人、病程缓慢、常迁延数年。临床应用抗组织胺剂,镇静剂等,疗效均不显著,治标不治本、病情反复发作、无法根治,长期使用后对人体会产生不良反应,其治疗时间长、见效慢,且其中一些药物内含有激素,不能长期使用。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多因久居湿地或饮食膏粱厚味之品,湿热内蕴、复感风邪致使风邪湿毒郁于肌肤,故痒自风来,止痒当以消风为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湿疹和皮肤瘙痒的药物,它疗效显著,采用中草药制成无副作用、治疗时间较短,可达到活血祛毒、消肿祛风、杀虫止痒三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用于治疗湿疹和皮肤瘙痒的药物,由以下中草药按重量份数组成:
马齿笕40~60g 川椒15~35g 白芷40~60g
土槿皮15~35g 当归10~30g 紫草10~30g
侧柏叶10~30g 防风10~30g 杏仁15~40g
苦楝子35~70g 蜂房10~30g 甘草10~30g。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由以下中草药按重量份数组成:
马齿笕50g 川椒25g 白芷50g
土槿皮25g 当归20g 紫草20g
侧柏叶25g 防风20g 杏仁25g
苦楝子50g 蜂房20g 甘草20g。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湿疹和皮肤瘙痒的药物,效果显著。本发明中的防风、白芷、川椒具有散风邪、除湿热、消肿止痒的功效;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需养而成,故用当归、紫草、杏仁养血调燥、和血润肤、杀虫止痒;风邪袭表、腠理郁闭而致热郁湿阻,蕴于肌肤、气血疏泄不畅,当以土槿皮、苦楝子、蜂房、侧柏叶活血解毒,杀虫毒、止痒病;本发明用马齿笕、甘草泄火解毒,润肤消肿,诸药合力达到活血祛毒、消肿祛风、杀虫止痒三功效。
下面结合临床观察报告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疗效:
共167例病例,按患瘙痒病和湿疹病分成两组:
瘙痒病:85例,其中女性40例、男性45例,年龄20~80岁;
湿疹病:82例,其中女性36例、男性46例,年龄20~60岁。
以上167例病例合为一组,编号为H3。
同时在门诊由专人观察,凡是患有瘙痒症、湿疹皮肤病的患者均作为观察对象,并将此类患者分成两组,一组编号为H1、另一组编号为H2,H1组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H2组用舒肤止痒酊进行治疗,H3组用本发明的药物进行治疗,三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不使用其它任何抗过敏及止痒的口服药物,两周为一个疗程,停止治疗四周随诊,统计复发情况。
疗效标准(瘙痒病与湿疹病均可由以下几点判定):
1、痊愈的症状:体征瘙痒消失,皮肤完全消退,停药4周以上无复发者100%;
2、显效的症状:体征瘙痒消失,皮肤完全消退,停药4周以上无复发者75%以上;
3、有效的症状:体征瘙痒消失,皮肤完全消退,停药后稍有复发者30%以
上;
4、无效的症状:连续外用药两周以上,自觉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无改善。
疗效统计 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益健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益健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5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