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羊奶粉的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45455.5 | 申请日: | 2013-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2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许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姗姗 |
| 主分类号: | A23C9/16 | 分类号: | A23C9/16;A23C9/152;A23C9/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羊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羊奶粉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乳制业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乳品市场,但随之而来的还有部分消费者对牛奶过敏的担忧和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羊奶粉随即走进消费者视野,也看到了发展的机遇。
羊奶是保健营养品,作为人类的三大乳源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其中酪蛋白与乳清蛋白比例接近人乳,且酪蛋白胶粒和乳脂肪球较小,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同时也克服了由乳糖引起的过敏反应。但由于羊奶中的膻味物质及杂质使羊奶制品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羊奶粉的加工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将挤出的羊奶倒入扎有 3~4 层消毒纱布的奶桶中进行过滤,再采用离心净乳机或奶油分离机净化;
(2)在羊奶中加入少量茉莉花茶、杏仁、橘皮、红枣,煮开后将上述物滤除;
(3)再在羊奶中加入叶酸、维生素C;
(4)在蒸发器内,利用水蒸气为热源来加热被浓缩的羊奶;
(5)用料浆泵将羊奶送到塔顶,通过雾化器,喷成雾滴分散在热气流中;
(6)利用灌装机将巴氏杀菌,浓缩干燥过的奶粉注入到包装盒内。
本发明羊奶粉的制作方法制得的羊奶粉,虽然色泽略微发黄,但奶质不受影响,同时也提高羊奶粉的纯净度,产品达到具有特有的奶香气滋味,冲调性好,无异味,无结块,无杂质,呈浅黄色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设备
离心分离机 冷却器 均质器 巴氏灭菌器 蒸发器 喷雾干燥器 灌装机
2.操作技术
验收
挤出的羊奶要及时收纳,并倒入扎有 3~4 层消毒纱布的奶桶中进行过滤。用纱布过滤时,要求每块纱布过滤的奶量一般不超过50千克,使用后的纱布应立即用温水清洗,杀菌后存放于清洁干燥处备用。羊奶从一个容器送到另一个容器,从一个工序过渡到另一个工序,都要进行过滤。
净化
羊奶经过多次过滤后只能除去大部分杂质,对其中极微小的杂质和病原微生物难以用一般的过滤方法去除。为了使羊奶净化,提高其纯净度,采用离心净乳机或奶油分离机净化、这样净化后的羊奶可直接用于加工。
冷却
挤出的羊奶应迅速冷却,以抑制奶中微生物的繁殖,保持奶的新鲜度,奶的温度越低,被污染的程度越小。建造一个水池,池中水量是被冷却奶量的四倍,然后将装满奶的奶桶放入水池中,用冷却器插入水池的储乳槽或奶桶里使奶冷却。使奶温冷却到比所用的水温高3~4 摄氏度。奶经冷却后在整个保存期内维持低温,保持其新鲜度。
调配
脱膻—在加热羊奶时加入少量茉莉花茶时,放入少许杏仁、橘皮、红枣,煮开后将上述物滤除脱膻。此法处理羊奶虽然羊奶色泽略微发黄,但奶质不受影响。或者直接在羊奶中添加脱膻剂,但添加的物质必须不会使乳汁凝固,不会破坏羊奶中的营养成分,不会使羊奶产生异味,且能确保羊奶保持原有的色。
添加—因为羊奶中本身缺乏叶酸,维生素C等。这易引起贫血,在奶中添加适当的量便可提高产品的价值。而加入乳清蛋白和乳糖则更易促进消化吸收。
均质
均质的目的是使乳制品具有均匀一致的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使天然牛乳中较大的脂肪球分裂成为较小的脂肪球,这样可以延缓牛乳中脂肪的分离。为不影响其品质,一般均质温度采用55~80℃,均质压力采取10 MPa~25 MPa为宜,而奶品本身温度对操作没有太大影响,故可不用控制奶温。当脂肪球直径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有效地缓解脂肪上浮的问题。
巴氏消毒
巴氏杀菌采用 62~65 /30min 或 72~75 /15s, 75~85 /15~20s 等低温杀菌方法进行的杀菌处理。这种低温处理方法既能杀灭牛奶中的致病菌有效保证食品的公共卫生,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的营养和纯正口味,是营养学家一致公认和推荐的牛奶制品。而在奶中通常采用85~90 ℃,时间为15 s灭菌,杀死牛奶中的低温菌、中温菌、致病菌和大肠菌等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钝化酶类,激活芽孢。
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姗姗,未经许姗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5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