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5438.1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0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娇;杨会营;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P3/00;A01N4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梧宁霉素和宁南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梧宁霉素(Tetramycin)又称四霉素,是由广西梧州土样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亚种(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n wuzhouensisn subsp)的刺激代谢产物。本品杀菌谱广,对鞭毛菌、子囊菌和半知菌亚门真菌等三大门类二十六种已知病原真菌均有极强的杀灭作用。适用各种农作物多种真菌病害的防治。尤其对果树腐烂病、斑点落叶病、棉花黄(枯)萎病、大豆根腐病、水稻纹枯病、苗期立枯病、人参和三七黑斑病、茶叶茶饼病、葡萄白腐病,西瓜蔓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特效。该成分同时能明显促进愈伤组织愈合,促进弱苗根系发达、老化根系复苏,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和优化作物品质。
宁南霉素(ningnanmycin)是由在四川省宁南县土壤分离而得到真菌的发酵产物,是一种胞嘧啶核苷肽型新抗生素。该抗生素是一种低毒、低残留、无“三致”和蓄积问题,不污染环境的新农药,对水稻白叶枯病相对防效明显,另外它对小麦、蔬菜、花卉等白粉病的防病、增产效果都很显著,对水稻小球菌核病、油橄榄孔雀斑病、疮痂病及烟草花叶病防效也很好,同时在烟草花叶病毒病、番茄病毒病、辣椒病毒病、水稻立枯病、大豆根腐病、水稻条纹叶枯病、苹果斑点落叶病、黄瓜白粉病上取得了登记,此外在防治油菜菌核病、荔枝霜疫霉病,其它作物病毒病、茎腐病、蔓枯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上也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纹枯病在南方水稻区域危害严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可以使水稻不能抽穗,颗粒重量下降。
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农药公害问题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日益突出。针对目前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多的着眼于更为低毒环保无污染的生物源农药,由于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性质来防治病原菌,这比现有化学合成成分更高效和环保,目前开发生物源农药的新品种以及复配制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本发明中涉及到的两种有效成分均为生物源农药,通过我们以往的试验表明,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混配,不仅能推迟抗性产生,还能提高药效,降低使用量,减少农民的施药成本。因此我们将梧宁霉素和宁南霉素复配,用以扩大杀菌谱,降低农民的劳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增效作用且安全环保的农药组合物,实现提高药效、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目的。具体涉及梧宁霉素和宁南霉素复配的农药组合物。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配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成本发明所述的剂型,该剂型为水剂。
上述农药组合物中,梧宁霉素和宁南霉素的重量比为1:150~150:1。
上述农药组合物具有以下特点:①对环境友好,两种有效成分均为生物源,对环境影响十分小;②杀菌作用强,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卵菌纲类植物病害有很强的防治效果;③在植物表面的附着能力强;④两种成分无明显的交互抗性,复配制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⑤延缓有效成分抗性的产生,降低农民的劳动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确定梧宁霉素和宁南霉素两种有效成分复配的增效作用,申请人首先使用这两种成分进行了室内生测试验,试验方法以及结果如下:
首先分析了两种有效成分的作用特点后,我们将生测的对象定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该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菌核为深褐色,菌落呈浅褐色至灰褐色霉病。
室内生测的试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从各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90%范围内设计5个浓度,先将95%梧宁霉素原药和70%宁南霉素原药以无菌水溶解配成系列浓度的药液备用,然后将药液按1%比例加入到已融化并冷却到室温的PDA培养基中,充分摇匀后,倒入灭菌的培养皿(Φ90mm)中制成带药平板,每处理四次重复,以加入无菌水的处理为空白对照;用灭菌的打孔器(Φ5mm)挑取水稻纹枯病菌菌饼,菌丝面朝下无菌接种于带药平板的中央,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培养6天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并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毒力指数,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上述生测试验所用原药以及试剂均从其他厂家购买。
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方法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5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