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机械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的相位检测器及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4226.1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廖小平;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5/00 | 分类号: | G01R25/00;B81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机 直接 热电 功率 传感器 相位 检测器 制法 | ||
1.基于微机械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的相位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设置在衬底(1)上的地线(2)、MEMS功合器、共面波导传输线(3)、两组MEMS固支梁结构和MEMS直接热电式微波功率传感器、以及外接的压控振荡器和频率计,在衬底(1)上定义一条对称轴线;
所述地线(2)形成沿对称轴线对称的结构,包括对称位于对称轴线两侧且不相接触的两段侧边地线、以及对称位于对称轴线上的一段公共地线;
所述MEMS功合器形成沿对称轴线对称的结构,包括对称位于对称轴线两侧的两段不对称共面带线(4)和隔离电阻(5),所述两段不对称共面带线(4)的输入端通过隔离电阻(5)隔离、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共面波导传输线(3)形成沿对称轴线对称的结构,包括位于对称轴线两侧且不相连接的两段输入共面波导传输线、以及对称位于对称轴线上的一段输出共面波导传输线;所述两段输入共面波导传输线分别与两段不对称共面带线(4)的输入端相连接,分别作为第一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二信号输入端口;所述两段不对称共面带线(4)的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入输出共面波导传输线,作为信号输出端口;
所述两组MEMS固支梁结构分别设置在对称轴线的两侧且相对对称轴线对称,所述MEMS固支梁结构包括MEMS固支梁(10)和锚区(11),所述MEMS固支梁(10)跨接在位于同一侧的输入共面波导传输线的上方、两端分别通过锚区(11)固定在位于同一侧的侧边地线和公共地线上;所述MEMS固支梁(10)和位于其下方的输入共面波导传输线构成补偿电容;
所述MEMS直接热电式微波功率传感器包括两组氮化钽电阻(7)、半导体热电偶臂(6)和直流输出块(8),所述信号输出端口分成两路分别通过一组氮化钽电阻(7)和半导体热电偶臂(6)与两段侧边地线相连接,其中一段侧边地线通过一个直流输出块(8)接入压控振荡器,另一段侧边地线通过另一个直流输出块(8)接地;所述两组氮化钽电阻(7)和半导体热电偶臂(6)形成串联结构;
所述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接入频率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机械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的相位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共面波导传输线上位于MEMS固支梁(10)下方的部分表面覆盖有氮化硅介质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机械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的相位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直流输出块(8)和侧边地线之间的连接线的两层金属之间有氮化硅介质层(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机械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的相位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EMS直接热电式微波功率传感器基于Seebeck原理对MEMS功合器输出的合成微波信号的功率进行检测,并在直流输出块(8)上以直流电压的形式输出测量结果。
5.一种基于微机械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的相位检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砷化镓衬底:选用外延的半绝缘砷化镓衬底,其中外延N+砷化镓的掺杂浓度为1018cm-3,其方块电阻值为100~130Ω/□;
(2)光刻并隔离外延N+砷化镓,形成热电堆的半导体热偶臂的图形;
(3)反刻N+砷化镓,形成掺杂浓度为1017cm-3的热电堆的半导体热偶臂;
(4)光刻:去除将要保留氮化钽地方的光刻胶;
(5)溅射氮化钽,厚度为1μm;
(6)剥离;
(7)光刻:去除将要保留第一层金的地方的光刻胶;
(8)蒸发第一层金,厚度为0.3μm;
(9)剥离,形成共面波导传输线和地线,MEMS固支梁的锚区;
(10)反刻氮化钽,形成氮化钽电阻和隔离电阻,其方块电阻为25Ω/□;
(11)淀积氮化硅:用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淀积法工艺生长厚的氮化硅介质层;
(12)光刻并刻蚀氮化硅介质层:保留在MEMS固支梁下方共面波导传输线上的氮化硅介质层,以及隔离MEMS直接热电式功率传感器输出端和地线连接处的氮化硅介质层;
(13)淀积并光刻聚酰亚胺牺牲层:在砷化镓衬底上涂覆1.6μm厚的聚酰亚胺牺牲层,要求填满凹坑,通过聚酰亚胺牺牲层的厚度决定MEMS固支梁与其下方氮化硅介质层之间的距离;光刻聚酰亚胺牺牲层,仅保留MEMS固支梁下方的牺牲层;
(14)蒸发钛/金/钛,厚度为蒸发用于电镀的底金;
(15)光刻:去除要电镀地方的光刻胶;
(16)电镀金,厚度为2μm;
(17)去除光刻胶:去除不需要电镀地方的光刻胶;
(18)反刻钛/金/钛,腐蚀底金,形成共面波导传输线、地线、MEMS固支梁、直流输出块;
(19)将该砷化镓衬底背面减薄至100μm;
(20)释放聚酰亚胺牺牲层:显影液浸泡,去除MEMS固支梁下的聚酰亚胺牺牲层,去离子水稍稍浸泡,无水乙醇脱水,常温下挥发,晾干;
(21)外接压控振荡器和频率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42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