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深度包检测技术进行P2P网络识别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43431.6 | 申请日: | 2013-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3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苏长君;郑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普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6;H04L12/8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深度 检测 技术 进行 p2p 网络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度包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基于P2P(peer to peer)流量模型的新型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速度不断加快,网上传统业务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影响。P2P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有广阔的使用前景,但同时P2P也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技术。目前,基于P2P的应用多为带宽耗尽型的下载业务,使得原本富裕的接入、汇聚和骨干带宽资源被消耗殆尽,网络链路经常处于满负荷状态,导致网络服务质量恶化(丢包率、时延及抖动大大增加),使部分对端到端QoS(quality of service)要求较高的语音、视频、游戏类业务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同时挤占了传统互联网应用的带宽资源。如何有效控制此类低价值业务流量对带宽的侵蚀,解决骨干网增量不增收的现状,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深度包检测(DPI)技术是一种基于应用层的流量检测和控制技术,当IP数据包、TCP或UDP数据流通过基于DPI技术的带宽管理系统时,该系统通过深入读取IP包载荷的内容来对OSI七层协议中的应用层信息进行重组,从而得到整个应用程序的内容,然后按照系统定义的管理策略对流量进行整形操作。深度包检测法就是基于这种原理,通过检测各种 P2P 应用协议使用的固定特征字来识别各种 P2P应用。
使用DPI技术能带来以下好处:
a) 检测准确率比基于端口和流量模式的方法高, 端口的变化不会影响检测率。
b) 能够检测使用最广泛的 P2P 应用。
c) 适合流量的精确检测。
发明人在实现实际使用DPI技术时,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a) 无法识别新出现的、经加密的 P2P 应用, 会出现漏判。
b) 协议分析和特征搜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及时间。
c) 难以获取加密协议的特征。
d) 特征的选择对检测性能有很大影响。
e) 系统检测模块需不定期地进行升级。
f) 查看应用层的内容涉及隐私的问题。
g) 对检测设备的处理能力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DPI技术进行P2P网络识别的方法,包括:
步骤202、对待识别网络进行测量,得到该参与该网络的主机的拓扑范围值,该拓扑范围值为参与所述网络中数据交互的主机的最大拓扑距离;
步骤204、判断该拓扑范围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206,若否,则进入步骤210;
步骤206、所述待识别网络中的主机接收报文,对报文进行DPI处理,扫描其中的文本,进行模式匹配,使用由正则表达式构成的状态机,将接收到的文本中的内容和状态机中的模式相比较,确定接收到的报文的模式;
步骤208、若识别出该报文为P2P报文,则上报该网络为P2P网络,进入步骤214;若非P2P报文则不进行上报,进入步骤214;
步骤210、统计一段时间内主机的输入数据量和输出数据量,获得所述输入数据量和输出数据量的比值;
步骤212、若所述比值小于第二阈值,则进入步骤206;否则不上报该网络为P2P网络,进入步骤214;
步骤214、流量识别结束。
网络范围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标明了网络协议的特性。本发明中,通过首先判断网络范围,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别的方式,有效的区别了不同情况下的流量识别方式。并且,通过正则表达式构成的状态机实现了DPI的处理,精确的获取处理结果。通过应用以上技术,能够使得在流量识别中更加准确、快捷的得到识别结果,并且在识别流程上也大幅优化,能够更容易的在现有设备中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利用DPI技术进行P2P网络识别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普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思普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3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