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管材或棒材的端面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42989.2 | 申请日: | 2013-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托克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5/22;B23Q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管材 端面 加工 装置 | ||
1.便携式管材或棒材的端面加工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各组件的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用于夹持管材或棒材的夹持组件;设置在本体上、用于切削管材或棒材端面的切削组件;设置在本体上的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本体上的第二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于切削组件与夹持组件相向运动时、在切削组件与夹持组件之间提供基本稳定的相互作用力的柔性进给单元,所述切削组件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切削组件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第一驱动组件,并驱动第一驱动组件相对夹持组件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本体断开连接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以及所述切削组件能从所述本体内整体取出,所述切削组件可根据待加工管材的端面大小实现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材或棒材的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柔性进给单元连接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柔性进给单元能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之间提供基本稳定的张力或牵引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管材或棒材的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组件是螺旋推进元件,该螺旋推进元件螺纹连接在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管材或棒材的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组件通过所述螺旋推进元件限位设置在本体上,第一驱动组件与本体是通过所述螺旋推进元件实现可拆卸的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管材或棒材的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组件是由驱动器和驱动器驱动旋转的驱动轴构成的,驱动轴包括接收动力的动力输入端、安装所述切削组件的安装端、以及嵌入到所述本体中具有固定和稳定作用的支撑轴;所述螺旋推进元件可活动的嵌套在驱动轴上;所述螺旋推进元件在所述本体上旋转时,通过自身设置的第一推动面推动驱动轴沿自身轴向向切削组件安装端移动、或通过自身设置的第二推动面推动驱动轴沿自身轴向向动力输入端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管材或棒材的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轴上套接有支撑筒,支撑轴通过支撑筒嵌入到所述本体中;支撑筒与支撑轴径向滑动设置,并且滑动地抵顶在驱动轴的切削组件安装端;支撑筒与所述本体轴向、径向均滑动设置;所述柔性进给单元设置在第一推动面与支撑筒的端面之间,第一推动面的力依次通过所述柔性进给单元、所述支撑筒传递到支撑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管材或棒材的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筒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套接在所述支撑轴上、用于减小旋转摩擦力的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管材或棒材的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在切削组件安装端一端还设置有柱形配合部,柱形配合部包括用于承接所述支撑筒上轴向推力的抵顶面、和用于密封支撑轴与本体间隙的柱形配合面,在柱形配合面上设置有清洁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材或棒材的端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进给单元是弹性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托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托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9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