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的叶片差速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593.8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袁伟东;陈文华;孙宝龙;金永平;冯军;章斌;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C2/077 | 分类号: | F04C2/07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完全 齿轮 机构 驱动 叶片 差速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积泵,尤其涉及一种通过驱动不完全齿轮机构实现叶轮轴的周期性差速转动,进而带动叶片周期性的张开与闭合,以实现封闭腔容积的变化,完成叶片差速泵的吸液和排液过程的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的叶片差速泵。
背景技术
叶片差速泵是一种新型的容积泵,即依靠所包容液体封闭工作空间容积的周期性变化将能量周期性地传递给液体。目前的容积泵存在转子所受径向载荷不平衡、排量体积比小等缺陷,使容积泵难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为扩大容积泵的应用领域,本发明提出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的叶片差速泵,提高了容积比和排量,改善了容积泵的应用范围,可应用于高扬程、大排量等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的叶片差速泵。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的叶片差速泵,它主要由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系统和泵体组成,其中,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系统主要由驱动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安装在驱动轴上的第一不完全齿轮、第二不完全齿轮、第三不完全齿轮和第四不完全齿轮,安装在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圆柱齿轮、第二圆柱齿轮以及安装在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三圆柱齿轮和第四圆柱齿轮组成,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同轴;在初始位置处,第一不完全齿轮和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一圆柱齿轮啮合,第二不完全齿轮和第二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分离,第三不完全齿轮和第三圆柱齿轮与第三圆柱齿轮分离,第四不完全齿轮和第四圆柱齿轮与第四圆柱齿轮啮合;泵体由第一叶轮轴、第二叶轮轴和泵壳构成。第一叶轮轴与第一输出轴固联,第二叶轮轴与第二输出轴固联;第一叶轮轴上固联有对称的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第二叶轮轴上固联有对称的第二叶片和第四叶片;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泵壳形成第一封闭腔,第二叶片、第三叶片和泵壳形成第二封闭腔,第三叶片、第四叶片和泵壳形成第三封闭腔,第一叶片、第四叶片和泵壳形成第四封闭腔;泵壳上开有第一吸液口、第二吸液口、第一排液口和第二排液口。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叶片差速泵通过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系统获得准确的周期性运动规律,克服了叶片所受径向载荷不平衡的缺陷,提高了容积比和排量,改善了容积泵的应用范围,可应用于高扬程、大排量等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的叶片差速泵原理图;
图2为泵体内两叶轮相对位置关系;
图3为输出轴的转速关系;
图4为t1时刻两叶轮的位置;
图5为t2时刻两叶轮的位置;
图6为t3时刻两叶轮的位置;
图7为t4时刻两叶轮的位置;
图8为t5时刻两叶轮的位置;;
图9为t6时刻两叶轮的位置;
图10为t7时刻两叶轮的位置;
图11为t8时刻两叶轮的位置;
图12为t9时刻两叶轮的位置;
图中,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系统1、驱动轴2、第一不完全齿轮3、第二不完全齿轮4、第三不完全齿轮5、第四不完全齿轮6、泵体7、第二叶轮轴8、第一叶轮轴9、第四圆柱齿轮10、第三圆柱齿轮11、第二圆柱齿轮12、第一圆柱齿轮13、第一输出轴14、第二输出轴15、第一叶片16、第一封闭腔17、第一排液口18、第二叶片19、第一吸液口20、第二封闭腔21、第三叶片22、第三封闭腔23、第二排液口24、第四叶片25、第二吸液口26、第四封闭腔27和泵壳2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的叶片差速泵主要由不完全齿轮机构驱动系统1和泵体7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5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