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脱氮功能分区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434.8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4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强;周岳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卢新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功能 分区 垂直 人工 湿地 系统 | ||
1.一种强化脱氮功能分区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湿地系统里包括上下两层,上层为强化硝化区,下层为强化反硝化区;所述上层包括布水管(1)、湿地细填料区(2)、强化复氧和固体碳源补充管(3)、氨氮吸附-再生区(4)、湿地植物(5);下层包括砾石过渡层(6)、固体碳源填充区(7)、湿地填料区(8)、集水区(9)、集水管(10)、虹吸排水管(11);所述集水管(10)位于集水区(9)中,一起位于湿地系统的最底层,其上依次是湿地填料区(8)、固体碳源填充区(7)、砾石过渡层(6)、氨氮吸附-再生区(4)和湿地细填料区(2),布水管(1)横向排列于所述湿地细填料区(2)中;湿地植物(5)种植于湿地的表层;所述强化复氧和固体碳源补充管(3)竖向均匀分布于湿地系统中,其管口上端凸出于湿地表层,管口下端深入至所述固体碳源填充区(7)的上表面;所述强化复氧和固体碳源补充管(3)的管下部有通气孔(12),虹吸排水管(11)位于湿地系统的一侧,与集水管(10)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细填料区(2)分为两层,底层填充粒径为5mm的砾石5cm,上层填充的基质为土壤或细沙,填充厚度为5cm,其上种有湿地植物(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复氧和固体碳源补充管(3)采用直径为5~15cm的PVC管;强化复氧和固体碳源补充管(3)从上往下依次穿过湿地细填料区(2)、氨氮吸附-再生区(4)和砾石过渡层(6),其管口上端在湿地细填料区(2)上表面以上10~20cm,管口下端深入至固体碳源填充区(7)的上表面;强化复氧和固体碳源补充管(3)位于氨氮吸附-再生区(4)的部分中,其下部不超过30cm的部分交错开有直径为2~3mm向上倾斜45度的圆形通气孔(12),相邻两排小孔圆心间的间距为8~20mm,同排相邻小孔圆心间的间距为8~15mm;强化复氧和固体碳源补充管(3)均匀分布于人工湿地,彼此间及其与湿地四周的间距不小于3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吸附-再生区(4)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和石灰石,填充厚度为15~40cm;沸石和石灰石的粒径分别为5~20mm和3~5mm;沸石和石灰石按质量比为2~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填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过渡层(6)所采用的基质为砾石,粒径为10~15mm,填充厚度为3~8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碳源填充区(7)位于强化复氧和固体碳源补充管(3)的下方,长和宽与湿地等同,厚度为10~30cm,采用的基质为砾石,粒径为2~4cm,固体碳源被投加至砾石空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碳源填充区(7)填充的固体碳源为人工或微生物合成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为聚碳酸酯、聚己内酯、聚羟基丁酸酯、聚羟基戊酸酯、PHB-PHV共聚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聚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乳酸共混物的一种或任意组合,粒径为3~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填料区(8)所采用的基质为砾石,粒径为5~10mm,填充厚度为10~30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排水管(11)的顶端与氨氮吸附-再生区(4)高度的10~30cm处平齐,虹吸排水管(11)的排水口与氨氮吸附-再生区(4)的下表面平齐,以根据氨氮负荷调整饱和浸润面的变化高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以间歇式进水,虹吸出水的方式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4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木糖发酵生产乙醇的好食脉孢菌株
- 下一篇:等离子体流化床气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