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的协作多点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183.3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7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胜;郭磊;杨逸帆;林宏志;杨波;田科亮;马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16 | 分类号: | H04W28/1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协作 多点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协作多点传输方法,具体为:
本小区基站获取自身与本小区指定用户间的下行信道增益,并分别获取本小区的各个相邻干扰小区基站与本小区指定用户间的下行信道增益;
在相邻干扰小区基站中,按照其各自与用户间的下行信道增益相对本小区基站与用户间的下行信道增益越大则干扰越大的原则,选出强干扰小区基站;
若不存在强干扰小区基站,则本小区基站采用协作调度模式向本小区指定用户传送数据,否则,本小区基站与所有强干扰基站采用联合传输模式向本小区指定用户传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作多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小区基站采用协作调度模式向本小区内指定用户传送数据的过程具体为:本小区基站m利用波束成形矢量Pm,u对待传送数据进行预编码,并将预编码后的数据发送给本小区用户u,;
所述波束成形矢量Pm,u满足其使得用户u的下行信漏噪比最大;其中,Hm,u表示本小区基站m到本小区用户u的下行信道增益,Hm,j表示本小区基站m到第j个相邻干扰小区内与用户u同频的用户的下行信道增益,M为本小区的相邻干扰小区总数,NR为本小区内用户u的接收天线数目,σ2表示本小区用户u的天线受到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为矩阵范数;
所述本小区基站与所有强干扰基站采用联合传输模式向本小区内指定用户传送数据的过程具体为:本小区用户u的服务基站将待传送数据分别传送给各强干扰小区基站,各强干扰小区基站以及本小区基站m分别利用各自的波束成形矢量对待传送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同时将预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所述用户u;
所述各强干扰小区基站及本小区基站m的波束成形矢量均按照如下方式确定:
令基站i的波束成形矢量表示为Pi,u,求取使得用户u的下行信漏噪比最大的Pi,u,其中,Hi,u表示基站i到本小区用户u的下行信道增益,Hi,j表示基站i到相邻干扰小区j内与用户u同频的用户的下行信道增益,θm,u是本小区基站与所有强干扰基站形成的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协作多点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出强干扰小区基站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本小区基站分别将本小区的各个相邻干扰小区基站与本小区指定用户间的下行信道增益的范数与强干扰门限值比较,将大于强干扰门限值者所对应的干扰小区基站判定为强干扰基站;强干扰门限值为||THm,u||,其中,Hm,u表示本小区基站m到本小区指定用户u间的下行信道增益,T为门限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1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