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性光亮镀铜电镀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1056.1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中;杨利东;吴天东;张念利;闻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6733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光亮 镀铜 电镀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光亮镀铜电镀工艺。
背景技术
酸性镀铜具有电流效率高(接近100%),成分简单,加入光亮剂后可得到全光亮、韧性好的镀层,是目前整平性、光亮性最为优越的镀种。再加之金属铜的价格远低于金属镍,因此,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众所周知的是,酸铜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浓度范围的氯离子。但它对酸铜的影响甚为微妙。据理论研究证明,氯离子含量偏低时,氯离子在阴极区与铜形成表面络合物的电子构型主要以dsp2 杂化形式存在,络离子稳定性过强,而造成阴极极化值增高,二价铜离子还原所需的活化能升高,不利于二价铜的分步还原,二价铜直接向零价铜反应,出现整平性差,镀层粗糙、枝状镀层、针孔,甚至烧焦等现象。当氯离子浓度过高时,阴极区表面络合物的电子构型主要以sp3d2 型形式存在,阴极极化过小,导致铜镀层的光亮度下降,低电流密度区走位变差。
目前,采用普通的电镀工艺,在金属基体上镀上几个毫米厚的铜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镀层超过一定厚度时,单位时间内镀层厚度增加太慢,时间较长,需要分为多次进行;
2、铜层与金属基体结合力差,使用寿命短,后道工序需要加工时,镀层与基体分离;
3、镀液不稳定,镀层表面会出现铜镏,外观非常粗糙,给后道工序加工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酸性光亮镀铜电镀工艺,该工艺克服了镀层表面不平整、有热裂的缺陷,该工艺电镀的镀层均匀、光亮,结合力良好,耐蚀性较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酸性光亮镀铜电镀工艺,包括镀铜溶液的配制、工件预处理和酸性光亮镀铜,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镀铜溶液的配制
镀铜溶液原料配比以2 m3的去离子水为基准,硫酸铜为360~440kg,硫酸为120~180kg,活性炭为4~6kg,盐酸100~180g,光亮剂A为12~16L和光亮剂B为1.2~2L;
具体配置方法如下:
a. 搅拌下,按镀铜溶液原料配比将2 m3去离子水注入3 m3的预用槽中;
b. 搅拌下,向步骤a中加入120~180kg硫酸,控制预用槽内溶液温度在33~37℃之间;
c. 搅拌下,向步骤b中加入360~440kg硫酸铜,搅拌至完全溶解为止;
d. 搅拌下,向步骤c中均匀地撒入4~6kg活性炭,搅拌1~2 h后停止,预用槽内溶液澄清后进行过滤,将滤液转入6 m3的电镀槽内;
e. 搅拌下,向步骤d电镀槽内的滤液中加入100~180g盐酸,调节氯离子含量;
f. 搅拌下,向步骤e中加入12~16L光亮剂A和1.2~2L光亮剂B,搅拌2~3 h后停止,得到的溶液即为镀铜溶液;所述的光亮剂A为双氧水;
所述光亮剂B由2-巯基苯并咪唑、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聚乙二醇、乙撑硫脲、十二烷基硫酸钠、盐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制备而成,其中,2-巯基苯并咪唑0.0003~0.001g/L、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0.015~0.02 g/L、聚乙二醇0.05~0.1 g/L、乙撑硫脲0.0003~0.0008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05~0.1 g/L和盐酸0.02~0.08 g/L;
(2)工件预处理:采用常规的碱性镀铜工艺对工件进行预镀铜;
(3)酸性光亮镀铜:在预镀铜的工件放入含有镀铜溶液的电镀槽内,在工件表面进行酸性光亮镀铜同时对工件进行分流,镀铜溶液温度控制在31~37℃之间,阴极电流密度为1.5~6A/dm2,阳极电流密度0.5~2.5A/dm2,电镀时间为55~65 h。
所述步骤(1)中镀铜溶液原料配比以2 m3的去离子水为基准,硫酸铜为380~420kg,硫酸为140~170kg,活性炭为5~6kg,盐酸120~160g,光亮剂A为13~15L和光亮剂B为1.5~1.8L。
所述步骤(1)中镀铜溶液原料配比以2 m3的去离子水为基准,硫酸铜为390~400kg,硫酸为150~160kg,活性炭为5~5.5kg,盐酸140~150g,光亮剂A为14~14.5L和光亮剂B为1.6~1.7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振器防尘罩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脉冲反应磁控溅射制备氧化钒薄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