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干法上料辊压技术制作单体锂离子电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0966.8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1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杜洪彦;赵海刚;张亚丽;赖见;陈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峰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62;H01M4/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干法上料辊压 技术 制作 单体 锂离子电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干法上料辊压技术制作单体锂离子电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化石燃料的减少,全球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中国,欧美发达国家等都把技术创新的焦点关注在新能源产业,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二次电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具有现实的意义。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涂布方法均采用传统的湿法涂布,将含有NMP等有机溶剂的液态浆料,通过电加热或油加热等的方式,将液态浆料变为固态干料的使用方式,在此间会有大量的液态NMP等有机溶剂转换为气态排放掉同时消耗了大量的电。因NMP价格昂贵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单体价格,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干法上料辊压技术制作单体锂离子电池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干法上料辊压技术制作单体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制作方法如下述:将正负极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配成一定比例,通过二维或三维混合设备干法搅拌均匀后,用毛刷辊料的方法将此无溶剂的混合干粉刷于集流体上,利用辊压机挤压产生的热量将粘结剂融化从而将混合干粉粘附与集流体表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集流体为经过激光冲孔处理过的网状金属箔。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集流体冲孔孔径大小为80-20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干法涂布并结合网状的集流体涂布技术,无溶剂的正负极材料降低了电池成本,同时避免使用NMP溶剂造成涂布过程中的挥发,进一步降低锂电池制备过程中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另外本发明采用带孔的网状集流体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提高其能量密度及倍率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采用干法上料辊压技术制作单体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制作方法如下述:即将正极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配成一定比例,正极活性物质采用磷酸铁锂,与石墨导电剂及导电炭黑、粘结剂以93:4:3的比例混合,采用二维或三维混合设备混合均匀后用毛刷辊料的方法将粉料刷于集流体上;负极采用石墨与导电炭黑、粘结剂以97:1:2的比例混合,同样采用干法涂布技术将混合干粉刷覆于集流体表面,其中要适当控制正负极毛刷及辊压的速度以保证浆料填充到集流体孔隙内,利用辊压机挤压产生的热量将粘结剂融化从而将混合干粉粘附与集流体表面,所述的集流体为经过激光冲孔处理过的网状金属箔,所述的集流体冲孔孔径大小为80-200μ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峰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峰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