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圆透镜聚合体的制造方法及晶圆透镜聚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0076.7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3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冈崎直子;细江秀;斋藤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B29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海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聚合体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980114461.9(PCT/JP2009/057185)、申请日为2009年4月8日(递交日为2010年10月22日)、发明名称为“晶圆透镜聚合体的制造方法及晶圆透镜的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圆透镜聚合体的制造方法及晶圆透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学透镜的制造领域中,以往,技术探讨了在玻璃平板上设置用热固化性树脂等固化性树脂形成的透镜部(光学部件),由此得到耐热性高的光学透镜(例如请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应用该技术开发的一种光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玻璃平板表面形成由金属膜构成的调整入射光量的光阑,进一步在光阑的表面设多个由固化性树脂形成的光学部件形成所谓的“晶圆透镜”。然后,在多个透镜一体化的状态下垫入隔离件,使隔离件碰到和光学面一起形成的突出部重叠并粘结,形成多组透镜,然后切开玻璃平板。这种制造方法能够降低光学透镜的制造成本。
先行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39263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但是,将晶圆透镜叠成多层制造晶圆透镜聚合物时,必须在玻璃平板之间垫入隔离件,由该隔离件支撑上下晶圆透镜,并且调整上下位置上的光学部件之间的配置位置。此时,隔离件必须用光固化性树 脂粘结剂等粘结在光阑表面。通常,光阑由不透过粘结剂固化用光的金属膜形成,所以,存在在光阑表面不能粘结隔离件之问题(这里说明的是玻璃平板的情况,但塑料平板及透明的陶瓷平板的情况都相同,下面对玻璃平板的情况作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玻璃,也包括塑料和陶瓷等其他的透明平板)。
当在构成晶圆透镜的一个基板上接合其他晶圆透镜基板,而该其他晶圆透镜基板上预先形成了用来调整与上述一个基板之间隔的部件时,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圆透镜聚合体的制造方法及晶圆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能够可靠地粘结晶圆透镜和隔离件等其他基板。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课题通过下述解决。一种晶圆透镜聚合体的制造方法,晶圆透镜聚合体备有:第1基板,其具有正面和反面,在所述正面和反面的至少一个面上设固化性树脂的多个光学部件;第2基板,被接合在所述第1基板的正面或反面;光阑部件,被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之间,对所述光学部件调整入射光量;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通过光固化性树脂粘结剂接合,晶圆透镜聚合体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备有下述各工序:粘结剂涂布工序,在所述第1基板的与所述第2基板接合的接合部上或所述第2基板的与所述第1基板接合的接合部上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粘结剂;光阑部件形成工序,在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之间形成光阑部件;光固化工序,在所述光阑部件形成工序之后,对在所述粘结剂涂布工序涂布的粘结剂照射光,使所述粘结剂的固化进展;其中,所述光阑部件被形成在不妨碍所述光固化工序照射的光到达所述粘结剂的位置上。
另外,通过下述解决。一种晶圆透镜的制造方法,晶圆透镜是在具有正面和反面的基板的一面上设多个固化性树脂的第1光学部件,在另一面上设多个固化性树脂的第2光学部件,在所述基板的正面或反面上在各个所述第1或第2光学部件中设光阑部件,晶圆透镜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备有下述各工序: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一面上形成调 准标志;在相对所述调准标志定位具有所述第1光学部件成型面的第1成型模具的状态下,在所述第1成型模具和所述基板之间充填所述固化性树脂,使之固化成型所述第1光学部件;在所述基板的正面或反面上形成光阑部件;在相对所述调准标志定位具有所述第2光学部件成型面的第2成型模具的状态下,在所述第2成型模具和所述基板之间充填所述固化性树脂,使之固化成型所述第2光学部件;其中,由形成所述光阑部件的工序形成的光阑部件,被形成在不妨碍相对所述调准标志定位所述第1或第2成型模具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