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钢管进行正火冷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9339.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郭元蓉;江健;杨其光;张先华;李荣芳;王鹏;廖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张川绪 |
地址: | 6103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进行 正火 冷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缝钢管热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钢管正火热处理工艺中的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热处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使钢管达到预期组织和性能的工艺方法。高温钢管在空气中主要通过对流、热辐射、热传导等方式散热。通常钢管正火后的金相组织一般为铁素体、珠光体与贝氏体三相组织的组合。很多钢管标准及协议不允许正火及“正火+回火”后的金相组织中存在回火索氏体,并对金相组织中的贝氏体比例进行了限制。
目前,钢管的正火冷却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空冷,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2、风冷,在钢管旁侧不同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风机,利用风机产生具有一定速度的流动空气,主要通过加强钢管外表面的散热温降来达到钢管快速冷却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在冷却过程中,钢管内表面的散热速度明显低于外表面的散热速度,这样不仅会降低钢管的整体冷却速度,而且还导致钢管在壁厚方向与轴线方向的冷却速度不均匀。因此,采用现有空冷或风冷技术生产的钢管,虽然其金相组织能满足相关标准及协议的要求,但冲击韧性相对较低。
为了提高钢管的冲击韧性,目前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采用雾冷与浸入液态冷却介质中等冷速较快的冷却方式进行冷却;第二种,采用多次常规正火热处理及预处理+二次常规正火热处理的方法。
然而,第一种方法虽然能提高钢管的冲击韧性,但是冷却速度不易控制,钢管在回火后其金相组织中易出现回火索氏体或大量的贝氏体,不能满足相关标准及协议的要求。第二种方法虽然能提高钢管的冲击韧性,但是工艺操作复杂,从而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能源消耗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在提高钢管的冲击韧性的同时又能使金相组织满足相关标准及协议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钢管进行正火冷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采用钢管外表面风冷设备对钢管的外表面进行风冷的同时,采用钢管内孔风冷设备对钢管的内表面进行风冷,以对冷却钢管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进行均匀的冷却。
根据本发明,钢管内孔风冷设备可以为鼓风机与空气输送管道。
根据本发明,鼓风机的功率为可调节,通过设定所述鼓风机的功率来控制流入钢管内孔的空气的流动速度。
根据本发明,空气输送管道的直径为钢管直径的1/2~3/4。
根据本发明,钢管外表面风冷设备为功率≥2.5KW的轴流风机。
根据本发明,所述轴流风机为至少两台并分别布置在钢管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根据钢管的规格调整所述轴流风机的摆放位置与高度来控制钢管外表面的冷却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当检测到钢管的温度低于预设阈值时,钢管内孔风冷设备和钢管外表面风冷设备停止运行,使钢管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对钢管外表面和内表面同时风冷,提高了钢管正火热处理的冷却速度,显著降低了钢管在壁厚方向与轴线方向冷却速度的不均匀性。从而提高了钢管材料的各向同性,细化了产品的实际晶粒,使钢管的冲击韧性得到显著提高,金相组织同时能够满足相关标准及协议的要求。
2、本发明与现有提高钢管冲击韧性的冷却方法比较,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的优势。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对钢管内孔进行风冷的设备的示意性布局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规格为Φ219×25的20G钢管在正火冷却后的金相组织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规格为Φ273×36的12Cr1MoV钢管在正火及回火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钢管进行正火冷却的方法,在采用钢管外表面风冷设备对钢管的外表面进行风冷的同时,采用钢管内孔风冷设备对钢管的内表面进行风冷,以对冷却钢管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进行均匀的冷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对钢管内孔进行风冷的设备的示意性布局图。如图1所示,对钢管内孔进行风冷的设备包括空气输送管道2和鼓风机3,在工作时鼓风机3内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输送管道2从钢管1的内孔的一端高速流入,从钢管1的内孔的另一端高速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93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