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9084.X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芳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牛 樟芝皿式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牛樟芝培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牛樟芝又名牛樟菇,属于非褶菌目、多孔科、多年生蕈菌类,是1990年才被生化界发表的新种。其生长区域为台湾山区海拔 450-2000公尺山林间,只生长在台湾特有的百年以上的牛樟树树干腐朽的心材内壁,或枯死倒伏的牛樟树木材潮湿表面。牛樟芝中含有多糖体、萜类化合物、超氧歧化酵素和核酸类等多种成分,具有解毒保肝、抗癌、强化免疫、抗过敏、降血脂等各种功效,受到人们的极大欢迎。
由于野生牛樟芝数量稀少且不易取得,同时在野外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多以人工栽培方法培养牛樟芝。目前牛樟芝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椴木栽培法、固态栽培法和液体发酵法。但椴木栽培法培养时间长、花费的成本高,得到的牛樟芝产量低,固态栽培法和液体发酵法得到的牛樟芝营养含量少,不利于人体保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该方法能增加产量、便于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包括步骤为:
(1)在无菌环境中,将牛樟芝菌种接入位于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
(2)对所述牛樟芝菌种的生长环境全天候监控,控制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培养得到牛樟芝子实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无菌环境采用常压灭菌技术进行杀菌,所述常压灭菌技术是在温度大于100℃的情况下灭菌8~10小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无菌环境采用高压灭菌技术进行杀菌,所述高压灭菌技术是在压力为1.2~1.4 kg/cm2的情况下灭菌2小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牛樟芝菌种为纯化过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温度为18℃~32℃,所述湿度为65%~99%。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空气用风机滤器单元99%过滤,所述光照强度为0~400lux,所述光照时间为每天不少于2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该方法能实现牛樟芝的标准化栽培,以培养皿作为培育容器,有助于增加单位栽培面积的产量,使总产量提高2倍以上,可减少单位间的杂菌污染,便于管理,得到的牛樟芝子实体品质及活性稳定,具有抑癌、解毒、保肝、降血压和增强免疫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包括步骤为:
(1)培养基采用天然的配方调和而成,使牛樟芝菌种在接近天然的生长状态的固体环境下生长;
(2)在生物操作台中的无菌环境中,将牛樟芝菌种接入位于培养皿中的所述培养基上,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无任何杂菌,采用高压灭菌技术进行杀菌,即在压力为1.2~1.4 kg/cm2的情况下灭菌2小时;
(3)对所述牛樟芝菌种的生长环境进行全天候监控,将温度控制在18℃~32℃,将湿度控制在65%~99%,用风机滤器单元对空气进行99%过滤,将光照强度控制在0~4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2小时,模拟自然的生成环境,培养得到牛樟芝子实体。
本发明揭示的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该方法能实现牛樟芝的标准化栽培,以培养皿作为培育容器,有助于增加单位栽培面积的产量,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牛樟芝,降低生产成本,单一的培养皿为一栽培单位,可减少单位间的杂菌污染,有利于管理,得到的牛樟芝含有的成分与野生牛樟芝相似,对人的保健作用效果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芳,未经徐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9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