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卵黄抗体靶向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8769.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霍乃蕊;张新荣;巩红霞;李宝霞;李芳;王珺;任志远;韩克光;郑明学;古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A61K9/50;A61K47/36;A61P3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8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嫩 艾美耳球 虫卵 抗体 靶向 制剂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鸡球虫病防治制剂,具体为一种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卵黄抗体靶向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鸡球虫病(coccidiosis)是由顶复器门艾美耳属的艾美耳球虫中的一种或几种寄生于鸡肠道粘膜上皮内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Coccidiosis是一种普遍发生,危害十分严重的疾病。寄生于鸡体内的艾美耳球虫据报道有9种之多,其中作为病原体而引起重视的有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堆型艾美耳球虫(E. 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 maxima)、毒害艾美耳球虫(E. necatrix)、布氏艾美耳球虫(E. brunetti)五种。柔嫩艾美耳球虫是鸡球虫中最常见、致病力最强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盲肠及其附近区域。15~30日龄雏鸡发病率最高,可达50%~70%,死亡率为20%~30%,严重时高达80%以上;发病耐过的雏鸡生长发育变慢,成年鸡则很少发病,少数为带虫者,但对蛋鸡产蛋影响较大。据Allen报道世界各地每年仅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80亿美元。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日益发展和耐药性虫株的不断出现,本病的危害将日趋严重,因此,如何防治本病是目前养鸡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现阶段鸡球虫病仍然是以化学药物为主要防治手段,但药物防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三大问题的困扰:耐药虫株的出现速度超过了新药的研制开发速度,并且耐药虫株的产生还会造成多种球虫混合感染难以控制的恶性循环;药物残留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禽产品出口;化学药物防治球虫病对免疫力产生抑制。而且现有的抗球虫药主要在球虫感染的早期或中期(无性繁殖期),但对感染出现血便等临床症状后球虫的有性繁殖期及抗损伤作用甚微或无作用。因此,鸡感染球虫后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目前所用的抗球虫药就收效甚微,从而使鸡球虫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再者使用这些药物血药浓度常出现“峰谷”现象,且毒性强,动物应激大、使用不便;鉴于化学防治的上述缺陷,提出了球虫病免疫预防和治疗手段,高免血清和高免卵黄可与各个阶段的球虫进行特异性结合,将其特异性清除或杀灭,或使其致病力减弱,但因血清数量有限, 成本高和易出现过敏反应等不易广泛使用。
故本发明研究方向选择了来源广泛、成本低、无过敏反应且有营养作用的高免卵黄抗体(IgY)进行研究,以免疫治疗和免疫防御为手段,控制鸡球虫病的发生以及用于治疗。E.tenella特异性卵黄抗体(IgY)在体外能结合在E.tenella子孢子的表皮膜抗原上,有降低子孢子的致病力和溶解子孢子作用;实验还发现E.tenella子孢子与特异性卵黄抗体在体外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数量逐渐减少,作用24h子孢子可减少47.6%,而且随作用时间的变化,子孢子由原来的香蕉形或长纺锤形变为葫芦形、梭形、梨形和小杆状等,并断裂、轮廓模糊不清。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IgY在鸡口服3h后开始出现于盲肠中,6h达到高峰,抗体滴度为7.75,IgY的效价较原液降低了3个滴度,在6h以后IgY的浓度逐渐下降,在口服后10h时降低到3.00。鉴于上述研究结果,所以有必要研究开发一种口服缓释制剂,使卵黄抗体靶向作用位点时减少抗体滴度的损耗,并且可使IgY以足够的浓度在靶位点(鸡盲肠及其附近区域)长效作用,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该制剂可以降低IgY滴度的损耗,提高非缓释性IgY在肠道中的效价1~2个滴度,从而减少卵黄抗体的使用量以及增强药效的发挥。
通过缓释技术可改善药物在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提高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增强疗效、减轻禽群的应激。缓释剂是一种现代给药系统,可较持久地传递药物,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持续释药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从而可减少给药次数与剂量。口服虽然是最常用和较方便的一种给药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药物释放往往受到胃肠道排空速率的影响,口服生物粘附微球与一般缓释制剂相比,扩大了与胃肠道的接触面积,并且由于使用了生物粘附性材料,微球长时间地粘附于胃肠道粘膜上,延长了释药时间,有利于药物的释放与吸收。如果时间和资金允许,本研究还将尝试筛选一种生物黏附性材料,使E.tenella特异性 IgY 缓释剂能够黏附在鸡盲肠内及其附近区域持续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