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实蝇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38735.3 申请日: 2013-06-17
公开(公告)号: CN103283724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发明(设计)人: 刘清国;欧珍贵;卢加举;龚德勇;王晓敏;张燕;谢忠武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41/02 分类号: A01N41/02;A01P19/00;A01P7/04;A01M1/02;A01N31/16
代理公司: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李亮;程新敏
地址: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果实 诱捕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科学领域,尤其是一种果实蝇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果实蝇是果树的重要害虫,它繁殖能力非常强,并且有迁飞性,因其卵通过尾针产于吊瓜果皮内,卵块肉眼难以发现。果实蝇尾部有一尾针,即产卵器。其成虫产卵刺入瓜果内,孵出的幼虫蛀食瓜果肉,造成瓜果局部变黄,而后全瓜(果)腐烂变臭,造成大量落瓜(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瓜(果)皮硬实,瓜(果)味苦涩,严重影响瓜(果)的品质和产量,危害梨子、桃、柑桔、番石榴、芒果、杨桃、枇杷等多种经济水果。果实蝇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园艺作物果实的重要害虫,它寄主广泛,终年可见其危害,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大量使用农药防治此种害虫会导致害虫抗药性及农药残留毒等严重问题,因此采用化学防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果实套袋投资大且又费工费时。现在采用的果实蝇诱捕剂主要是性诱剂,性诱剂通常只能诱捕果实蝇雄虫或雌虫,诱捕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实蝇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它对果实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不会产生农药残留毒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果实蝇诱捕剂,包括诱捕剂A及诱捕剂B,按体积份数计算,诱捕剂A包括杀虫双0.05~0.2份,红糖8~12份,醋8~12份,酒8~12份以及24~36份水;诱捕剂B为甲基丁香酚4~6份;其中,醋中乙酸的质量百分比大于0.6%,酒中乙醇的质量百分比大于52%。

果实蝇诱捕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体积份数取各组分,先将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水中加入红糖,待红糖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再将醋、酒精和杀虫双依次加入,充分搅拌均匀后,制成诱捕剂A保存备用;将甲基丁香酚作为诱捕剂B单独保存。

果实蝇诱捕剂的使用方法,将诱捕剂A倒入顶部敞口的诱捕瓶中,每瓶的加入量为50~100毫升,再向每个诱捕瓶中加入相应体积的诱捕剂B,然后将诱捕瓶悬挂在果园内;诱捕瓶悬挂在果树离地1.0~1.5m的果树树枝上, 每亩果园悬挂诱捕瓶5~8个,相邻的诱捕瓶间隔10~50m;由于挥发原因,需要每隔10天添加一次诱捕剂A及诱捕剂B,诱捕剂A每次添加30~50毫升,诱捕剂B每次添加5ml。

将加入了诱捕剂的诱捕瓶悬挂在果园外半径100m的范围内,悬挂密度为果园内的两倍。可诱捕可能入侵果园的外来虫源,增强防治效果。

诱捕瓶每5天检查诱杀到的果实蝇虫数量及其诱杀效果。

2010年至2012年在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望谟县科技示范园内,按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在珍珠番石榴和芒果果园均悬挂装有本发明的果实蝇诱捕剂的诱捕瓶,经过3年试验观察,珍珠番石榴和芒果的果实蝇受害率由30%以上降低为10%以下,防治效果明显。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充分利用糖醋诱捕剂和甲基丁香酚散发出的气味,引诱果实蝇进入诱捕瓶中,利用杀虫双杀死果实蝇,达到田间诱杀果实蝇的效果,在果园周围悬挂诱捕瓶,可阻止可能入侵果园的外来虫源,增强防治效果。本发明能同时诱捕果实蝇的雌雄虫,克服其他果实蝇诱捕剂只诱捕果实蝇雄虫或雌虫的缺点。另外,因为杀虫双无农药气味,不影诱捕剂的诱捕效果。果实蝇诱捕剂的配制及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在果实蝇发生危害的地区均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1-果树、2-固定铁丝、3-诱捕瓶、4-诱捕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果实蝇诱捕剂,包括诱捕剂A及诱捕剂B,按体积份数计算,诱捕剂A包括杀虫双0.1份,红糖10份,醋10份,酒10份以及30份水;诱捕剂B为甲基丁香酚5份;其中,醋中乙酸的质量百分比为0.7%,酒中乙醇的质量百分比为52%。

果实蝇诱捕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体积份数取各组分,先将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水中加入红糖,待红糖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再将醋、酒精和杀虫双依次加入,充分搅拌均匀后,制成诱捕剂A保存备用;将甲基丁香酚作为诱捕剂B单独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