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气液分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8426.6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军;王俊飞;朱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质气液 分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分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轻质气液分布装置。
背景技术
降膜吸收塔是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吸收塔。传统的降膜吸收塔气液分布装置包含壳体1、分配板2和挡板3,壳体1上开有进气口4和进液口5,分配板2设置在壳体1下侧,并且分配板2上均匀分布竖直管6,挡板3为贯穿的圆柱筒,固定在壳体1内侧。液体从进液口5进入通过挡板3的阻挡减速然后在挡板3与壳体1形成的腔体内分布进入竖直管6中,这样的设计,整个的圆柱筒设计的挡板3在实际使用中使用率低,而且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整体分布装置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材料、重量较轻的轻质气液分布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质气液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轻质气液分布装置包含壳体、分配板和挡板;
所述壳体上开有与壳体连通的进气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上侧,进液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下侧;
分配板设置在壳体的下侧,且分配板上均匀分布有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穿过分配板并且固定,竖直管的上端设置在挡板的下侧;
所述挡板为弧形挡板,固定在壳体内侧,并且位于进液口的进液方向上对进液进行阻挡减速。
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轻质气液分布装置将传统企业分布器的挡板有整个的圆柱筒的设计简化为部分的弧形的挡板,这样在不影响挡板的阻挡液体速度的作用的情况下,减少了材料的损耗,提高了挡板的利用率,并且降低了整个气液分布装置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轻质气液分布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传统气液分布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轻质气液分布装置包含壳体1、分配板2和挡板3。
壳体1上开有与壳体1连通的进气口4和进液口5,进气口4设置在壳体1的侧面上侧,进液口5设置在壳体1的侧面下侧。这样气体从进气口4进入壳体1内,液体从进液口5进入壳体1内,然后在分配板2上分配混合,最后通过竖直管6进入吸收塔进行吸收。
分配板2设置在壳体1的下侧,且分配板2上均匀分布有竖直管6,这样通过均匀分布在分配板2上的竖直管6将气体和液体混合物进行分配吸收,竖直管6与吸收塔内的吸收管道一一对应连接。竖直管6穿过分配板2并且固定,竖直管6的上端设置在挡板3的下侧,将竖直管6的上端与挡板3的下侧在竖直位置上错开,这样避免了分配板2直径与挡板3的内径的冲突,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分配板2的面积,提高分配板2利用率。
挡板3为弧形挡板,固定在壳体1内侧,并且位于进液口5的进液方向上对进液进行阻挡减速。这样将传统的气液分布装置的挡板3的整个圆柱筒设计改进为部分的弧形的挡板的设计,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加大了挡板3的利用率,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减少材料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个气液分布装置的重量。
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轻质气液分布装置将传统的挡板3的整个圆柱筒设计改进为部分的弧形的挡板设计,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增加了挡板3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气液分布装置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碲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成像调整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