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7500.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8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康网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G02B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功能 网络 电器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于光纤通信的FTTx(FTTH、FTTB、FTTC等)宽带网络凭借其能够为用户提供高速的语音、数据及视频服务,而得以快速发展。但是,运营商对用户的监管和光网络链路事件点的定位检测,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作为局端的光线路终端(OLT)在对作为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ONU)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用户的数据流量来识别,不能对用户进行准确的定位和监控。而光时域反射计(OTDR)采用时域测量的方法,发射具有一定波长的光脉冲并注入被测光纤,然后通过检测光纤中返回的瑞利散射及菲涅尔反射光信号功率沿时间轴的分布曲线,即可探知被测光纤的长度及损耗等物理特性
但是,单一滤光片上实现多波长的反射与透射,将造成薄膜滤光片的镀膜复杂性急剧增加,成本增加的同时,反射与透射效率也受到影响;如果采用滤光片的组合形式,光组件结构封装业越来越复杂,影响器件的小型化,同时影响整个光组件的制造成品率及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包括有设备盒体,设备盒体上设置有盒盖,其中:所述的设备盒体内设置有用于发射上行光的激光器,用于接收下行光的光电探测器、用于反射光时域检测信号的反射部件,用于对上行光完全透射对下行光完全反射并对光时域检测信号全部或者部分透射的主光片,用于对上行光完全透射对光时域检测信号全部或者部分透射的副光片以及用于外接光纤的光接口;所述主光片上倾斜设置有滤波片,所述主光片的一表面朝向所述光电探测器和所述光接口,所述主光片的另一表面朝向所述反射部件,所述副光片的一表面朝向所述激光器,所述副光片的另一表面朝向所述反射部件,所述反射部件的一表面为曲面反射面,所述曲面反射面朝向所述副光片。
上述的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其中:所述激光器的光轴和所述光接口的光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主光片与所述光接口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副光片与所述激光器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地,上述的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其中:所述光电探测器的光轴与所述激光器的光轴垂直。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其中:所述主光片和所述副光片与所述反射部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光时域检测信号全部透射或部分透射并对干扰光信号完全反射的滤光片。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其中:所述的设备盒体内设置有容纳槽。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其中:所述的设备盒体内设置有加强筋。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其中:所述的设备盒体内设置有散热片。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其中:所述的设备盒体上设置有散热孔。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通过在光组件中集成对光时域检测信号的反射功能的反射部件,并将反射部件的一表面设置为曲面结构,反射部件的曲面结构具有汇聚光时域检测信号的能力,能够增强光时域检测信号返回光网络的能量,避免了单纯利用平面的滤光片技术实现多波长信号的反射与透射存在的镀膜复杂、成本增加、原有上行及下行光信号受一定影响的问题,提高了设备成品率和可靠性,并缩小了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
图1是反射功能式光网络光电器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1设备盒体 2激光器
3光电探测器 4反射部件
5主光片 6副光片
7光接口 8容纳槽
9加强筋 10散热片
11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康网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康网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7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