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扩展主动变刚度的调节阀减振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7210.8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5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安延涛;马汝建;赵东;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K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扩展 主动 刚度 调节 阀减振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扩展主动变刚度的减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紧急情况下,在调节阀允许工况内通过调整调节阀相对开度来改变其系统刚度,从而实现调节阀的振动控制,属于调节阀振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调节阀作为最常用的终端流体控制元件,用来控制系统的压力,广泛应用在冶金、核电、石油、化工等重要行业。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调节阀经常受到随时间变化的载荷作用,有些
动载荷对其作用并不显著,但当受到如地震等破坏力大的载荷,或作用载荷和结构的某一固有频率相接近时,会引起结构的显著振幅,在其内部产生很大的动应力,使结构发生破坏以及产生不允许的变形,进而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运行。因此,需要对调节阀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振动进行控制,以提高调节阀的使用寿命及管道输送系统的安全性。
现如今对调节阀的振动控制,出现了类如被动控制中的调节质量阻尼方法、半主动控制的主动变刚度方法等诸多振动控制方法。虽然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振动响应,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半主动控制法需要添加附加刚度,这不仅使得控制系统复杂,而且还增加了振动控制成本。针对调节阀控制系统复杂及成本高的问题,可结合调节阀自身结构在动态性能上的特征,并在现有振动控制的基础上,设计适合调节阀的振动控制系统和方法,以便能简化控制系统及减少控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调节阀的振动控制所存在的控制系统复杂及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简化控制系统,进而降低控制成本的扩展主动变刚度的调节阀减振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扩展主动变刚度的调节阀减振系统及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扩展主动变刚度的调节阀减振系统,包括调节阀、数据采集装置、控制系统、执行机构和显示装置,所述的调节阀与数据采集装置、执行机构相连,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显示装置和执行机构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参数分析模块和执行信号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参数分析模块和执行信号模块依次相连。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六个位移传感器,其中的二个位移传感器设于在阀盖上端中心线处,用于采集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调节阀的Z向位移量,二个位移传感器设于在阀体的左、右中心线处,用于采集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调节阀的X向位移量,另二个位移传感器设于在阀体的前、后中心线处,用于采集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调节阀的Y向位移量。六个位移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得到六个位移数据模块。
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调节阀受迫振动产生的位移信号;
(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调节阀在三个轴向的位移量;
(3)参数分析模块对处理位移量与初始位移量进行分析,得到需调整的位移量;
(4)执行信号模块将调整位移量转换为执行信号,传送给执行机构。
所述的步骤(1)通过六个位移传感器采集数据,形成6个位移模块,这六个位移模块分别是:位移模块a、位移模块b、位移模块c、位移模块d、位移模块e、位移模块f。
所述的步骤(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的6个位移模块进行分组处理,位移模块a和位移模块b形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调节阀的Z向位移模块A、位移模块c和位移模块d形成X向位移模块B、位移模块e和位移模块f形成Y向位移模块C。
所述的步骤(3)对参数分析进行判别的步骤如下:
(3-1)参数分析模块分别对数据处理模块中生成的Z向位移模块A的z1、X向位移模块B的x1、Y向位移模块C的y1和其初始受迫振动位移量z0、x0、y0分别进行判别,若处理位移量小于初始受迫振动位移量,则跳到步骤(3-2);若处理位移量大于或等于初始受迫振动位移量,则跳到步骤(3-3);
(3-2)说明振动减小,并判断是否是初始相对开度,然后跳到步骤(4);
(3-3)说明振动位移量超出初始受迫振动量或未达到减振效果,然后跳到步骤(4)。
所述的步骤(4)对执行信号进行判别的方法如下:
(4-1)若振动减小,并是初始相对开度,则生成停止执行信号;若振动减小并不是初始相对开度,则延时10s,并生成回到初始相对开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7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